皇宫之中,皇帝李世民对魏王李泰的偏爱愈发明显。每逢朝会,李泰若有所陈,皇帝总是频频点头,赞许有加。
一日,李泰呈上一份关于水利治理的奏折,皇帝当众夸赞:“泰儿此议,甚合朕心,实乃治国良策。”
而李承乾之前所呈的类似奏折,却被皇帝轻描淡写地搁置一旁。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李泰的席位被安排在皇帝身旁,备受尊崇。
李承乾远远看着,心中满是苦涩,对身旁的侍从说道:“我这太子,竟不如他一个魏王受宠。”
侍从赶忙劝慰:“殿下,莫要这般想,或许陛下只是一时疏忽。”
李承乾冷哼一声:“疏忽?这疏忽也太多了些。”
不久,边疆传来战事,李泰主动请缨前往督军,皇帝欣然应允,并赐下精锐兵马和充足粮草。
李承乾得知后,也向皇帝请求出征,皇帝却道:“你留在宫中,好生修习政务。”
李承乾愤懑不已:“父皇为何如此不信任我?”
李泰出征归来,皇帝亲自出城迎接,大加封赏。
李泰得意洋洋地对李承乾说:“兄长,看来这功劳还是得靠真本事挣来。”
李承乾怒目而视:“莫要得意太早,胜负未分。”
又过了些时日,皇帝决定修建新的宫殿,李泰被委以监督之职,权力大增。
李承乾对此提出异议:“父皇,如此重任,儿臣也可担当。”
皇帝却道:“泰儿办事,朕放心。”
李承乾满心失落,回到东宫,对心腹说道:“这般下去,我这太子之位迟早不保。”
心腹焦急地说:“殿下,我们得想办法挽回局面。”
而李泰在得势之后,越发骄纵,在朝中结党营私。
一些正直的大臣看不下去,向皇帝进谏:“陛下,魏王如今权势过重,恐生祸端。”
皇帝却不以为然:“泰儿忠心耿耿,不会有二心。”
与此同时,民间也流传着关于皇帝偏爱魏王的种种传言。
有人说:“这魏王怕是要取代太子了。”
也有人说:“太子太可怜,被这般冷落。”
李承乾在宫中的处境愈发艰难,而李泰却春风得意。
......
魏王李泰在皇帝的偏爱下愈发膨胀,心中对李承乾的嫉恨也越来越深,终于动了杀念。
这一日,李泰秘密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在密室中谋划着。
李泰阴沉着脸说道:“李承乾一日不死,我这心中便一日不得安宁。”
心腹低声道:“魏王殿下,不如我们派人在他的饭菜中下毒。”
李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就依你之计。”
在西山的李承乾,对宫中的阴谋浑然不觉。
一日,李承乾像往常一样准备用膳。当他刚拿起筷子,目光落在那色泽似乎不太正常的饭菜上时,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升起一股莫名的警觉。“这饭菜……怎会如此?”他眉头紧皱,脑海中飞速闪过各种念头,“难道是厨房的疏忽?可这颜色和气味都透着一丝诡异。”心跳骤然加快,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心头。“会不会是有人故意为之?”他的手微微颤抖,“若真是有人下毒,那幕后之人会是谁?”脑海中首先浮现出魏王李泰那阴鸷的面容,“李泰一直对我心怀嫉恨,莫非……”想到此处,李承乾只觉得脊背发凉,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李泰这边,当他得知李承乾中毒的消息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他在自己的宫殿里来回踱步,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笑容。“哈哈,李承乾,你终于要倒了!”他大声笑道,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从今往后,这太子之位非我莫属!”他猛地坐下来,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来人,准备贺礼,我要去看望我那‘病重’的兄长。”
消息很快传到了皇宫,皇帝听闻李承乾中毒,龙颜大怒,立即召集众人。
当皇帝看到暗探呈上来的证据时,气得脸色铁青,双手紧紧握拳,手臂上青筋暴起。他猛地站起身来,将手中的证据狠狠砸在地上,怒吼道:“李泰,你这个逆子!竟敢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他的双眼圆睁,目光中仿佛能喷出火来,“朕平日里对你宠爱有加,你竟如此回报朕!”皇帝气得浑身颤抖,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尽管皇帝看到了证据,怒不可遏,但最终,这件事还是在一种诡异的平静中不了了之。
李承乾深知,即便此刻揭露李泰的罪行,也未必能彻底扳倒他,毕竟皇帝对李泰的偏爱仍在。于是,他选择了沉默,继续在西山隐忍。
一日,李承乾在庭院中散步,亲信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就这么放过魏王?”
李承乾望着天空,长叹一口气道:“此时声张,未必是最佳时机。”
而皇宫中,李世民虽然对李泰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但出于种种考量,也未再深究。
皇后前来劝说:“陛下,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世民眉头紧锁,说道:“朕自有分寸。”
李泰见此事没有后续的惩处,越发嚣张。在朝堂上,他对大臣们指手画脚。
大臣甲低声抱怨:“魏王如此跋扈,实在过分。”
大臣乙赶忙捂住他的嘴:“小心祸从口出。”
然而,李泰的行为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