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筹粮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5114 字 1个月前

自丞相去世后,相府的权利就一分为三。

一分在宫里,一分在中都护府,一分在尚书台。

宫里和中都护府继承了相府的大部分权力,尚书台喝了点汤。

没办法,虽然尚书令是丞相生前推荐的,但却是天子任命的。

而中都护又正好兼平尚书事。

一旦宫里和中都护府达成一致意见,尚书台就很难做出反对意见。

不过幸好,作为尚书令的蒋琬,是一个老实人,从不喜欢争权。

当年他默默地在后方支持丞相的北伐。

现在似乎也打算维持现状,默默地支持春秋鼎盛的天子与年富力壮的中都护联手一统天下,三兴汉室。

蒋琬如此识趣,宫里和冯都护自然也会投桃报李。

平日里除非是事关重大,否则基本不会插手尚书台处理的日常政事。

像这一次,事情就比较重大。

虽说现在大汉的军事由中都护府决定,政务归尚书台处理。

但在很多时候,两者是相互交织的。

特别大军出征,还需要仰仗尚书台调拨粮草。

这种情况下,就体现出平尚书事的重要性了。

若是不平尚书事,尚书台就能从后勤上把中都护府钳制住。

而有了平尚书事这个权利,中都护就可以参与到尚书台的决策中,没人敢轻视他的意见。

冯中都护这一次入宫见了小胖子,说完正事后,寒喧了几句就告辞,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有太多逗留。

不过在出了未央宫前殿之后,冯中都护并没有直接出宫,而是折而向西。

大汉的中央官署,就在未央宫前殿的西边。

众多中央官署里面,最重要的,无疑正是尚书台。

兼平尚书事的冯都护,可以自由进出尚书台,他没有让人提前通报,径自就向着蒋琬的值房而去。

蒋琬的值房大开着,时不时地有尚书郎送过来公文之类。

看到冯都护过来,正欲欲行礼。

冯都护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喧哗。

尚书郎会意,皆是微微低头示意。

开国一代,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同时也在有意无意地塑造了这个国家的风格。

先帝与丞相,同样也深深地影响着季汉。

先帝虽说乃是帝胃之后,但自小孤寒,为兴复汉室奔波数十载,非自重身份之辈。

故而礼尚轻简,不尚繁文缛节。

当年为平原国相时,即便是郡中平民,先帝亦可与之同席而坐,同簋而食。

丞相就更不必说,屡有重才而轻礼之举。

比如庞统与蒋琬,此二者,皆曾因为失礼而被先帝责怪。

但丞相都曾替他们在先帝面前辩护过。

虽然先帝与丞相已然不在,但大汉中央官署,仍保留着他们的遗风。

冯都护让别人不要多礼,别人就理所当然地点头示意一下走开了。

蒋琬的值房里,传来朗朗的阅读公文之声。

若是不明内情的人,还道这是蒋琬处理公务时的怪癖。

但事实上,这是费祎在给蒋琬朗读公文。

冯都护步入门中,但见蒋琬坐在正中,而两边各坐有一人。

左边之人乃是费祎,而右边之人乃是董允。

他们一人捧公文而诵,一人执笔而待。

蒋琬听完后,或与两人低声商议一阵,或直接说出自己的决定。

两人若是有别的意见,也可以提出。

待三人达成一致意见,董允便写下决议。

费祎的身边,还放有一桉,专门放置送过来的公文。

三人初时没有注意到冯都护进来,只道是尚书郎又送来公文。

直至冯都护站在他们面前好一会,他们才发觉有些不对劲。

“中都护?”

看到三人皆欲起身,冯都护连忙上前,按住蒋琬的胳膊:

“蒋公身子不便,就莫要多礼了。”

然后又转头对费祎和董允说道:

“坐,皆坐。”

费祎和董允仍是站起来,施了一礼。

看到冯都护在蒋琬身边坐下,他们这才重新落座。

蒋琬的脸上,已经开始出现了点点的老人斑。

虽然不是很多,但却显示着这位老人,已经开始步入了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