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文理双修的张衡
张衡,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升阶段的科学巨匠,恰如希腊神话中为人类带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不为封建社会那困顿的环境所限制,毅然投身于浩瀚的科学技术之中,他的人格魅力和其聪明才智一样,在中国的历史上,熠熠生辉。
早在汉顺帝即位之前,张衡就已经久负盛名。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张衡出生于南阳郡西鄂县石桥镇(今河南南阳市城北五十里石桥镇)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祖父张堪曾是地方官吏,担任过蜀郡太守和渔阳太守。张衡幼年时候,家境已经衰落,穷困潦倒之时,家徒四壁,温饱也难以持续。为了缓解家庭困境,张衡很小就不得不下地务农、入水抓鱼。这种生活虽然清苦,却也是难得的历练机会,使得他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民生疾苦,逐渐积累了大量的生活常识。再加上他勤奋好学,在地理、天文、数学、绘画和文学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非凡的天赋,不久便扬名天下。
他之所以能够名动天下,主要就是依靠于他的理论着作和实际作品。《灵宪》是张衡的代表作,全面体现了张衡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张衡认为,宇宙并非生来就是如此,而是有个产生和演化的过程。张衡的思想和现代宇宙演化学说的精神有所相通。此外,他还认识到宇宙是具备无限性的,认为人目所见的天地是大小有限的,但是,超出这个范围,人们就“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宇宙在空间上没有边界,在时间上没有起点。这当然和如今空间物理学特别是霍金的大爆炸理论大相径庭,但是要证明孰对孰错,却是千难万难。
《灵宪》一说还介绍了天地的结构、日月的角直径、月食的原因、五星的运动、星官以及流星和陨星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虽然在很多方面,限于当时的视野和科技条件,还存在这诸多缺点和疏漏,但在到当时而言,无疑是世间最为完备的天文学巨着。
南朝梁代人刘昭看罢《灵宪》,不由拍案叫绝,赞颂张衡“天文之妙,冠绝一代”。
着书立说之外,张衡还制造了许多仪器,比如浑天仪和名震古今的地动仪。可惜后来东汉一片混乱,地动仪也遭受鱼池之殃,毁于战火之中。
当然,张衡一生的科技理论和作品实在是太过纷繁复杂,穷一人之功,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实在是叫人叹为观止。而张衡的为官生涯以及其间所体现的气节,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古代士族为之赞叹和效仿。
少年之时,张衡就很有文采,古人相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待得张衡学识饱满之后,便出外游学,以增长见识,结识人才。皇天不负苦心人,当他到达京师洛阳中时,终于进入整个汉朝的最高学府太学读书,并结识了着名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的学生崔瑗,并成为至交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