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香港金融保卫战三

在此之前,炒家们下注了大量8月份期指空仓。这样一来,即使它们转仓,成本亦很高,一旦平仓,则巨额亏损不可避免。

1998年8月28日,香港全天成交额达到1230亿元港币,创下当时的记录。

香港政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收盘时恒生指数为点。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

生死决战“8·28”港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但是,对国际炒家来说,期指转仓是可行性选择,更可能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因此,对香港特区政府来说,“8·28”之战也只能算是阶段性胜利。港府决定,在9月份继续推高股指期货价格,迫使投机资本亏损离场。

9月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使炒家的投机大受限制。当日恒生指数飙升588点,以点报收。

加上日元升值、东南亚金融市场趋稳等一系列因素,使投机炒家的资金、换汇成本大幅上升,不得不败退离场:9月8日,9月合约价格升到点。8月底转仓的期指合约要平仓退场,每张合约又要亏损9万港币。至此,国际炒家见大势已去,纷纷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自入市以来,香港政府动用了300多亿美元,消耗了外汇基金约13%,金额大大超过了1993年“英镑保卫战”中,英国政府动用77亿美元与国际投机者对垒的规模,堪称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林峰此次行动动用了超过1700亿美金,将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打得丢盔弃甲损失惨重。

这一战林峰不仅让索罗斯等国际炒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赚取利润全部留在了香港,还让他们出现了巨额的亏损。

按照林峰的预计,此次香港金融保卫战之中,国际炒家至少留下了850亿美元。

港府赚了差不多50亿美金,香港本土资本后期加入进来应该也分走了30多亿美金。加上中信等华资背景机构的参与,分走了约60亿美金。

再减去税费手续费之类,林峰这一战收获了约650亿美金的毛利润。减去各种杂费和奖励。林峰实际到手的净利润大概在530亿美元左右。

两年时间的准备,一年多时间的战斗,亚洲金融危机行动至此结束。

此时香港大唐集团总部大楼林峰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行动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