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粗盐涨五文,一百斤就是五百文,要是在寻常年,还能多买七斤多粗盐。
但是苏夏只能接受,毕竟限购令是官府下发的,掌柜的卖盐给她也承担着风险。
她点点头,“没问题。”
只要能买到盐,多出点银钱也没什么,最怕的是买不到。
杂货铺内也有粮食,和粮铺价格一致,她都怀疑这些价格是他们通过气儿的。
苏夏一手交钱,同时把背篓给杂货铺的伙计,称好的盐都是用布袋装着的,全部塞进背篓里。
“掌柜的,我还要买一百斤红糖,一会儿过来拿。”
这个时代还没有白糖,但是已经有红糖,逃荒路上也用得着。
掌柜的眼神一亮,“红糖一百三十文一斤,一会儿我给你装好!”
苏夏点点头,临走时转头问掌柜,“掌柜的,镇上哪里有专门磨小麦的铺子?”
掌柜伸出手指指了指,“就不远处有一家,他家磨麦子快,而且价格也不贵。”
麦子得磨好几遍才能变成面粉,耗时又费力,所以加工费也不便宜,若是不想等自己的麦子磨成粉,也可以直接用麦子换面粉,只是需要添些钱。
苏夏感激一笑,走到无人之地,把背篓里的盐全部放进空间,过了许久才走出去,又把红糖背回来。
她拿出箩筐和麦子,将麦子倒了些在箩筐里,剩下的刚好能装进背篓。
她背着一背篓麦子朝着杂货铺掌柜说的地方走去。
磨面粉的大叔抓起一把麦子,“你这麦子放了挺久的吧?”
苏夏自然知道这些麦子放的时间很长,毕竟去年几乎颗粒无收,这些麦子都是前年的,没发霉都算不错的了。
苏家的麦子一直放在地窖里,好在天干旱,这些麦子还算干燥,没有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