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党罕有的知兵善战官吏。
他曾经为熊廷弼说情,救对方于危难,却成为东林官吏的眼中钉肉中刺,遭受他们狂轰滥炸的弹劾,不幸被贬出京。
幸好金子放到那里都发光。
朱童蒙抵达延绥镇,裁汰老弱残兵,催收被侵占的军屯,精简鼓励,打造出一支大明国防精锐:榆林精兵。
前阵子,朱童蒙领兵在延绥镇作战,砍敌方王子头颅,重挫敌军,取得榆林大捷,恰巧回京复命。
“朱童蒙何在?”
“臣朱童蒙参见陛下。”
武将行列,一名身形魁梧,面色沧桑的将领出列,走到殿中央执笏行礼。
朱由校目光如炬,露出几分欣赏之色:“爱卿,王二起义,你有何良策?”
朱童蒙略显意外,言语谨慎的说:“启禀陛下,微臣巡抚延绥,还算了解陕西情况,延绥镇防区东至黄河,西至定边营,多是沙漠地带,五谷不生,敌情复杂,加之粮饷不足,军心不稳,很容易受人鼓动。”
“今起义由旱情引起,当地官吏不作为导致起义扩大,然而,陕西不光渭北旱情严重,北至榆林,南至关中,均有旱情肆虐,百姓穷且疲,星星之火可燎原。”
“故而,臣认为朝廷出巨资,多筹粮,救民于水火。另外,派遣精兵良将以铁血手段平叛,以免起义扩大,危及西北重镇。”
朱由校侧耳聆听,频频点头,好似学生听大佬讲课,恨不得掏出笔记本做笔记。
朱童蒙的话说到他心坎上了,是该出巨资,多筹粮,派精兵,剿抚并行。
历史上,崇祯任命杨鹤为三边总督,推行剿抚并行的策略,非但没有平息叛乱,反而让起义越来越声势浩大,最终尾大难除。
无它。
钱不够。
粮不够。
朝廷不重视。
崇祯二年,起义军从王二时代,进阶到王嘉胤,高迎祥时代。
席卷数府,涉及数十万的起义,崇祯仿佛视作儿戏,仅拨给杨鹤十几万钱粮。
既要剿,又要抚,还要救济百姓。
一文钱,恨不得让杨鹤当成百两银子花。
钱粮耗尽,剿抚计划自然破产。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他不能重蹈覆辙。
朱由校扶着龙案,语气平和说:“爱卿,说说具体该怎么做?”
朱童蒙不假思索汇报:“陛下,安抚百姓,肯定花巨资赈济百姓,李阁老,李次辅比微臣更擅长,臣单单说说军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