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算什么,有时候盖章不足以表达乾隆对这幅作品的喜爱之情,他还会在书画上题字甚至画画。
乾隆一共有1800多个章,其中的500多个都是书画作品上的常客。
王献之的作品《中秋帖》被乾隆盖的密密麻麻。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一共写了二十八个字,却被乾隆盖了172个章。
不仅盖满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等大印章。
还在上面写慢了字,甚至过于兴奋,写了个大大的神字在中间。
据说大臣们为了保护字画,拿过一些赝品让乾隆盖章,结果乾隆爷没看出来,当成真品盖章珍藏。
...............
【康熙:对了,我们家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修订了《四库全书》和你们家的《明史》,怎么就没能耐了?】
【朱瞻基:你们趁我家内乱,溜进中原,鸠占鹊巢,抢占紫禁城,有能耐别住我家二手房啊?要知道第一个在紫禁城天安门登基的,可是我爸!朱!高!炽!】
【努尔哈赤:听说建文失踪,把你家朱棣吓了二十多年。】
【崇祯:我儿子都七十多了,还把你家康熙吓得死去活来呢。】
【雍正:胡说八道!】
“朱三太子。”
单单是听到这个名字,康熙都忍不住一阵头大。
当年崇祯自缢前,杀死了自己妻女,但他的七个儿子们则都被他藏在宫门各处,但最后只有三个儿子逃出宫外成功存活。
朱三太子便是三子朱慈炯。
明朝灭亡时,朱慈炯仅有12岁,根本没有什么实力掀起风浪,而他的身上唯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他前明太子的身份。
朱慈炯是货真价实的明朝宗室储君,也是某些势力反抗清朝统治的一面大旗。
所谓师出有名才能名正言顺,想要反清复明就需要一个明朝的宗室子弟当借口。
朱慈炯如果没失踪,或者确认死亡,那也就没有那么多事儿了。
但他偏偏失踪,生死不知,这就给了反清势力最好的揭竿而起的理由。
康雍乾三朝,清廷不断探查朱三太子。
但随着全国各地不停出现朱三太子,满清意识到朱三太子的假身份,只不过是起义的名号罢了。。
康熙本人就被朱三太子恶心了一辈子。
整个康熙年间,“朱三太子”造反了七十多次,康熙杀完一个朱三太子还没喘口气,另一个朱三太子又冒了出来。
直到康熙六十年时,台湾的朱一贵起义打的还是朱三太子的名号。
“这天杀的朱三太子!你是死是活,倒是给朕个话儿啊!”
康熙忍不住扬天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