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干扰吊舱测试!

两具吊舱样机完成制造的时间比之前的预期早了好几天。

这倒也不算意外,毕竟当过乙方的都知道,在写截止日期的时候肯定都要在正常进度的基础上再宽限一段时间以防万一。

常浩南和徐洋几人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从宿舍区来到了生产车间。

一大一小两具吊舱正静静地躺在给它们专门设计的托架上面。

尽管工程样机状态还非常粗糙,但仍然可以窥得它们在未来真正定型之后的样子。

大号的吊舱没什么好说,就是那个缴获品的等比例复制,只是按照常浩南的设计替换了元器件和一部分程序代码而已。

原本占据吊舱中间位置的合成孔径雷达已经被交给了另外一个组,并且这次测试也不涉及雷达侦察的部分,所以那里被替换成了一个等重且等大的配重块,以防吊舱两头太重中间太轻,在空中出现结构问题。

而小号的吊舱卖相则要好很多,因为考虑了由战术飞机在机翼下方搭载,因此被设计成了一个周围带有弧度的长条形。

并且为了保证紧凑性,选择了一个更小体积和功率的冲击发电机,通过两个进气道安装在吊舱尾部而非头部,以免对此处的发射天线产生干扰。

总体上的外形和前世普遍装备重型战斗机和轰炸机的K/RKL800大型电子干扰吊舱(出口型号KG800)差不多。

唯一的代价是不能像那个大型吊舱一样完全靠自己供电,还需要载机补充一部分。

不过对于发电功率为18kw*2的歼8C和15kw*2的歼轰7来说都不是问题。

更别提未来发电功率高达30kw*2甚至更高的国产侧卫家族了。

“好东西啊,好东西。”

常浩南拍了拍面前看着还有点像个半成品的吊舱外壳,心中相当满意。

前世的华夏海空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海空对抗里都吃足了美国人电子战设备的亏。

而现在他们虽然也就多了个干扰吊舱,但万事开头难,有了从0到1的突破,后面从1到10乃至再到100也会顺理成章。

“对了,郭工呢?”

常浩南刚准备招呼人手进行地面的通电和信号输入输出测试,但左右环顾一圈之后发现没有郭林的身影。

实际上大家都是接到消息之后才临时赶过来的,有不少人都还没来得及到位,不过郭林平时吃住都在所里,因此有什么事往往都是第一个赶到,今天吊舱下线这么大的事竟然没见他人就显得有点怪。

“郭工……我好像今天都没见过郭工?”

有人思索了片刻之后说道。

“我记得郭工前两天好像说是他弟弟来金陵投奔他了,可能是在安排家里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