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旁有座小木屋,里面约有七八名后金兵日夜值守。这些人负责城门的开启和警戒,每三天一轮换。他们装备的武器为刀矛和弓箭,除了带队的那名拔什库披甲,剩下的人都不披甲。
整座外城城墙根据距离不等设有五六座箭楼,有草席搭的顶棚可遮风挡雨。其高度多为一丈至一丈半,均为木制。上面有一至两名不等的后金兵值守。但是除了早晚开关城门的时段,其他时间里这些箭楼上都没有人。
经过城门之后,地势逐渐增高。城内房屋也由最外围的土坯草房变成木石、砖石结构的房屋。也就是说越向城内,居民的身份地位越高,住的房屋也就越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房屋规划的不是很整齐,间距、宽窄、高矮都不相同,因此形成的小巷和胡同也都是曲折弯曲。就仿佛是迷宫一般,这样对进攻方来说是很不利的地形。
内城城墙如巴来扎西所言,均是以圆木竖立起来的栅栏式城墙。上面虽有箭楼,但是无人值守。内城的城门与外城一样,也有后金兵进行值守。警惕性要比外城门的那些人高,凡是出入的人员都要进行盘查。
实地侦察后,杨林与部下们潜回原地与大队人马汇合,对如何攻打雅尔古寨进行了详细部署。决定了“由上自下、从内至外,先擒敌首、后控城门,内外夹攻、除贼务尽”的进攻方略。
因为官兵们一路急行军体力透支,需要进行休整恢复。所以攻击发起的时间安排在明晚,也就是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公历九月二十八日)午夜子时。
大致安排是,甲乙两哨由密道潜入城中,先擒拿汪善,尔后夺取城主宅邸和内城城门,再分左右两路围歼内城敌军。得手后向外城发动进攻。
因为苏赫巴鲁等人是骑兵要集中使用,便临时编为骑哨。因此剩下的丙、丁、戊三哨就不满员了,但他们的兵员以部分老兵和辽西新兵为主,这样就弥补了战力的不足。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打造云梯、抛索、撞木等攻城器械,等到甲乙两哨发起攻击,便里应外合强攻外城。
最后是撤离时各哨的任务。以骑哨为先锋,负责全营的侦察和警戒;甲哨在骑哨之后,随时准备策应骑哨;丙丁戊三哨负责俘虏、粮草、战利品和收治伤亡官兵等事项;乙哨为全营后卫,负责殿后。
撤离的路线不再是走碱厂堡,而是取直线直奔叆阳。如路上遇到的敌方村寨只要对方不挑衅滋事则不必理会,尽量不发生冲突。但若是有那不开眼想找死的,也不介意来个毁村灭寨鸡犬不留。
杨林最后强调,因为要显得官兵并未因萨尔浒之战失利而萎靡不振,同时要打击建虏叛逆的嚣张气焰,雅尔古寨是留不得的。所以城中军民凡是敢反抗的,各哨不要手下留情。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杀光、抢光、烧光”。
另外各哨要严格执行战场军纪,有官兵不听号令、畏缩不前、临阵脱逃、争抢首级和财物的,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同时为了在夜间分辨敌我,所有官兵均以白布缚于左臂,并设口令便于识别。口令上半句为“平叛剿逆”,下半句是“唯我争先”。
全营军头们领命后迅速回到各自部伍进行安排。他们知道自富察之战后,备御大人就总想着要给建州叛军来上一家伙,报一箭之仇。现在这个机会来了,自己可不能丢脸。
各哨因此迅速展开战前具体安排。如夺占城门是哪个队;哪个队负责迂回;哪个队是正面进攻;撤退时哪个队在前,哪个队在后等等。
一时间,明军上下临战气氛凝重。各哨将作战目标和任务层层传达和分解,使每名士兵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各哨斩首数量是有任务指标的。即便个人斩首最多,但是所在的哨队没有完成任务,那也不能得到奖赏。所以大伙要齐心协力,先完成哨队的斩首任务,然后才能按个人斩获首级数多少得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