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非华堂邃宇、重裀广榻之谓也。在乎南向而坐,东首而寝,阴阳适中,明暗相半。
屋无高,高则阳盛而明多;屋无卑,卑则阴盛而暗多。
故明多则伤魄,暗多则伤魂。人之魂阳而魄阴,苟伤明暗,则病疾生焉。
此所谓居处之室,尚使之然,况天地之气,有亢阳之攻肌,淫阴之侵体,岂可不防慎哉!
修养之渐,倘不法此,非安处之道。
温言便法于前人【安处】之法,在安处之中练气,继而炼神。
昔有李唐大儒刘禹锡作《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这是儒家的陋室安处之法,同温言而今所习的道门安处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温言而今所居,自也称不上陋室。
静坐修持,冥冥中有感而发——
曰吾所居室,四边皆窗户,遇风即阖,风息即开;吾所居座,前帘后屏,太明则下帘以和其内映,太暗则卷帘以通其外曜。
内以安其心,外以安其目,心目皆安,则身安矣。明暗尚然,况太多事虑,太多情欲,岂能安其内外哉!
五渐之门,斋戒第一,安处第二……
安处之中,便是无有炼神之法,温言只觉自身的神魂亦进入到了增长的快车道之中。
道基之后,又是一轮的修为增长期来临,这种感觉,温言已经习惯。
练气之外,她感觉自己的文道二段【文华】之境,在道基境界与心灵空间内水象共同的推动下,似乎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趋势。
三段【万化】,万化定基,本就是类同于练气道基的境界。
只是,一者是铸就精气神之道基;一者是奠定心灵根基,开辟心田之功。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