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陶制器皿

曾树听后,脸上露出赞赏的神情,竖起大拇指,连连点头说道:“不错不错,老陶啊,你们这种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值得表扬和肯定!好好干,咱们陶艺组一定会越来越好!”

老陶微微躬身,谦逊地说道:“酋长大人过奖了,这都是大家一起琢磨出来的法子,我们就是想尽力把陶艺做好,能得到您的认可,我们干活更有劲儿啦!”

如今,陶艺作坊已然开始流水线生产了。老陶依据每个人所独具的特长,细致地划分出了制坯组、刻画组以及烧制组。待到次年开春,还计划成立原料开采组。

各个小组之间分工明确、协作有序,同时又彼此互不干扰。犹记得那日,老陶组长向曾树汇报陶艺作坊的分组方案之际,曾树不禁大吃一惊。

老陶这些天的表现着实令曾树刮目相看!他在没有任何人提醒的情况下,不仅能够自发地进行分组,还能开创性地开展流水线作业,这充分展现了老陶卓越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老陶对于人员特长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工作流程的清晰规划,都彰显出他的深思熟虑和果断决策。这种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寻求创新的能力,也非常难得。

曾树对老陶和陶艺作坊所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目光坚定,语气诚恳地说道:“大家要继续集思广益,发扬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要及时发现那些具有潜力的人才,用心去培养他们,让更多的人能够投身到我们的陶艺事业当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陶艺事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做完充分的思想动员和热情洋溢的鼓励之后,陶器的清点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

老陶带着陶艺队员们满怀期待,迫不及待地在灰烬中仔细翻找,一个个成品陶器逐渐呈现在眼前。

最后经过细致的统计,阴干十天的陶坯只有少数几个出现了破裂的情况,阴干九天的陶坯破裂了约三成,阴干八天的陶坯破裂了五成以上,而仅仅阴干了七天的陶坯几乎是全军覆没。

老陶和几位经验丰富的师傅经过深入的讨论后得出了结论,陶坯一定要阴干到十天以上,为了切实保证质量,有效提高成品率,阴干时间最好能够延长到十二天。

并且,阴干时间还可以依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灵活进行调整,当然,这种调整必须经过科学的实验验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心心念念的陶器啊,历经漫长的半月时光,终究还是成功烧制出来了。我的米饭呐,我的炖肉啊。曾树紧握着手中的陶罐,心中感慨万千。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陶器没有上釉。

未经上釉的陶器,其孔隙相对较大,通常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吸水性,或许会出现渗水的状况,虽然不是很明显,但一般来说,也难以长时间用来盛装液体。

并非曾树不想给陶器上釉,而是他真的不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