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的话,再过个一两年,朝廷的所有官仓都会面临爆仓的情况。
当然,大唐已经开辟了一个海外粮食出口市场,就是东瀛和武藏两国。但是这两国加起来才六百万人,更何况他们本土也出产粮食。
新疆省那点人口,也消耗不了大唐太多的粮食。
至于南海……
这里是产粮大户,这里的国家是巴不得给大唐出口粮食,哪里还需要进口大唐的粮食啊!
至于酿酒什么的……
台湾的木薯酒的产量已经很不错了,更别提还有新疆和波斯的葡萄酒,以至于大唐的酿酒需要的粮食消耗量暂时别指望能上去。
哦,对了,户部计算的那个大唐现在的粮食能够养活的人口数量,是排除了大唐官方马场里饲养的各类牲畜需要消耗的粮食数量的。
李恪只能感叹,自己在农业上的投入真的不是盖的,自己在江南的时候,将前世自己所学和现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再加上李恪登基后,就没放松过在良种培育上的投资。
尤其是,堆肥方法的普及。
现在大唐搞农业的,就算不弄牲畜粪便,也会去山林里打扫各种枯枝败叶进行堆肥。当然,这也和李恪登基后大力普及煤炭有很大的关系。除此以外,李恪借着靖难战争带来的威势,将大量的山林池泽都收归了朝廷所有,然后放开给了百姓。
另外,青海省盐湖的开发,除了获得食盐和天然碱外,还得到了大量的钾盐。
再加上从海岛上弄到的鸟粪石。
可以说,农业生产需求量最大的氮磷钾三肥,大唐算是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这也保证了大唐粮食的高产。
江南水稻,一些地方水稻亩产开始出现五百斤的产量了。除此以外,玉米的育种也出现了喜人的趋势,那就是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玉米出现变异了,长出了类似李恪前世的那种玉米棒子。不过,长度没有那么长,大概只有一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