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遵旨。”小黄门行了一礼,退出大殿。
朱元璋走到御案前坐下,扬了扬下巴,“坐吧。”
“谢皇上。”李青坐在老朱面前,道:“皇上,关外的局势……情况不乐观啊!”
朱元璋叹了口气,皱眉道:“你的那份奏疏咱看了,按理说,关外的局势不会变化如此之快,这其中应该有蹊跷之处。”
“或许吧,但元人部落合作是事实,朝廷必须得做好应对之策。”李青挠了挠头,“皇上,军队不能再一直锁着了,都这么久了,储君之位您还没合适人选吗?”
朱元璋眉头皱的更深了些,沉吟良久,反问道:“你觉得允炆、允熥,谁更适合?”
李青搞不清楚老朱是不是试探他,稳妥道:“这种事臣岂敢乱言?”
顿了顿,又道:“对了皇上,昨夜蓝玉、李景隆都去我府上了。”
“嗯,咱知道。”朱元璋点点头,“不过你主动告诉咱,这种态度不错,咱喜欢。”
“……”李青拱手道,“皇上,这储君之位不宜拖得过久,太久只怕会影响社稷啊!”
“嗯,咱明白,是该结束了。”朱元璋语气带着无奈,“午朝你也参加,等朝臣议的差不多时,你带头奏请,立…立允熥为皇太孙。”
“啊?!”李青大惊,人都傻了。
“啊什么啊?”朱元璋被他吓了一跳,没好气道,“你是觉得允熥不堪大用吗?”
“不是不是。”李青连连摆手,干笑道,“臣是吃惊,皇上中午就要立皇太孙,”
朱元璋翻了个白眼,“嘴严点儿,要是提前透露出去,咱剥了你的皮。”
“不敢不敢。”
众所周知,老朱的剥皮从来不是形容词。
李青心里震惊,他不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这回自己可一点儿也没干涉啊,为何老朱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呢?
难道是变故还未到时候?
……
午朝,群臣齐聚。
争嫡戏码已经不知上演过多少次,群臣行完君臣之礼,不待老朱开口,便自发开始站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礼部尚书率先出班,“皇上,大皇孙仁厚贤德,有太子风范,可堪大用。”
话刚落音,吏部侍郎出言反驳:“此言差矣,立嫡立长,二皇孙才是最佳人选。”
礼部侍郎出班,再驳:“大皇孙生母便是太子妃,立嫡立长理应是他。”
“非也,大皇孙出生在前,生母升任太子妃在后,由此可得,大皇孙仍是庶出,
岂不闻,商纣王与微子启乎?”
“哈哈……大谬之论。”另一人出班,“嫡长子继承制,自周以后才开始,你拿殷商举例,简直可笑。”
“附议,汉武帝也是庶出,但生母升任皇后,一样被立为太子,由此可得,只要生母是正妃,便是嫡出。”
“呵呵,不敢苟同……”
……
李青也叫不上来官员名字,不过看着这些饱读诗书的群臣,引经据典的辩论,还是挺刺激的,比看大戏刺激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