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也问了:“我们家可是有十亩上等田,50亩山地的。”
招妹跟着听着也连连点头道:“对呀,阿爸,即使年年减少,可还有不少呢。”
“你们笨死得了,一个外姓分家的一家上等田不多,可山地少说有50亩了,加起来家家富裕,我们在其中显眼吗?李家在其中显眼吗?附近的村子最差的人家也有30亩荒地,除了买卖养熟的好田,胆子大点的开几亩荒地就饿不死,除非征税的来了,每亩最差100斤粮食不交税,多加水,饿不死也吃不饱,交税的时候也还还能混一层肚子饿不死,饿死与被杀之间搏命去开了荒地,乡里乡亲的人人都那么做,加点野菜人多吃的多,干活的也多,举报了丧良心,一家子都得被赶出去,我们富裕是我们会经营,我们富裕也是我们勤劳肯干,我们富裕也是我们豁出了命去干来的。”
说着说着大家心里都有些苦了。
都想起了在娘家时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想想李家对他们不错了,虽是粗粮可能吃饱,还比野菜汤,野菜糠团子好多了,从前娘家一顿粗粮也得逢年过节,更别提肉了,能沾点油腥味都很好。
衣服也是粗布麻衣,可有的穿,不咬屁股,更不用一家子就一件好衣服。
想想没有最穷只有更穷的日子,还是李家好。
招妹也不伤心了,他第一次吃的第一顿饱饭这个真就是在李家吃的。
一部分说法夸张了,对他们夸张,可对别家就不是夸张,那还是不够写实的写实描述。
顺嘴又补了几句道:“你们忘了家家户户有多少人?每家每户都少不了50人,男多女少,那么多人口,没些山地怎么养得起?我们都是自己耕田自己种,妻去打听,也去问了,我们一家得有66口人吧,你们别忘了转户籍要钱,当年大儿们出嫁时可没转呢,58个人转出去得多少钱?转了还没什么好处,还破财,大家都默认了不转户籍,就算减去我们的,再减去即将嫁进来,已经嫁进来的,也有60口人,别家更狠,拼了命的生,哪怕每一天就吃两顿饭,顿顿野菜加一勺主食再加几大锅水,给地里除草能吃的都捡回来了,地里的草摘完,就联合着一起去帽儿山脚下十人巡逻,剩下人摘野菜,都形成队伍,摘叶留根,隔三天就摘一次,次次都有上千斤,各家分一分,再加上偷藏的多加水多喝水肚里有口粮就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