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讲】

我讲一个禅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禅宗平常都是打坐,观想: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来到这个地方之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找到生命的根源。平常各自用功。有一天这个老禅师就考试了,把所有的禅师集合在大殿。大家入座的时候,这个大殿的正中央放一个脸盆。禅师考一个题目,说这个东西不能叫作脸盆,大家道一句,这个叫什么?有人说,这个不能叫脸盆,叫作大的碗嘛;有人说,这叫大的盆子。大家就开始讲话了。后来有一个禅师,大家都讲得差不多了,他站起来,向老禅师顶礼以后,面对脸盆,一脚一踢,就把脸盆踢走了。踢走了以后,再跟禅师顶礼,再入座。

禅师说,这个人是答对了。为什么答对呢?因为我们习惯性被自己的名言思想带动而看到了脸盆的相状,但没有看到它的体性是遍满的。这个禅师一来,把这个相状踢走以后,大家回光返照:哦,原来这个脸盆是一个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一种即空即假即中的影像而已,有因缘它就显现,没有因缘就消失嘛!但是我们对“脸盆”这两个字产生很多的想象,哦,这可以干什么……而忽略了脸盆的本质是从哪里而来。所以这个禅师一脚一踢的时候,“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物当下就显现出来了,“玲珑宝物豁然开”。

不过,看这个公案,我有一种个人的想法。我觉得这个禅师,从大乘角度要圆满一点,他把它踢走以后,最好把它拿回来再放着。为什么?我讲个道理诸位听听看。佛法不是破相,是破执着。你把那个相破了以后,你还是要假借这个相借假修真。你说六根是觅之了不可得,但是你念佛难道不需要六根吗?你拜佛不需要六根吗?你要创造来生更大的功德,你还得靠你现前的六根。

所以诸位要认清楚,我们是破除心中的执着,不是破除相,“但除其执,不除其相。”你说,哦,六根,你看它也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也不是共生,那我从现在开始我也不吃饭了,也不照顾它了,让它自己败坏!那你也完了,你也没办法修行。

诸位要知道,“相妄”,虚妄的意思,不表示它不存在。虚妄的意思就是它是暂时存在的,你只能够借用。你可以借用它,但是你不能认为它是经常存在的。虚妄就是说,你可以借用你这个身心世界来积功累德。但是你要有心理准备,它因缘到的时候,消失的时候,它不告诉你,它不管你的,它要走就走的,你没办法控制它的。觅之了不可得,因为它来无所从嘛。如果你现在的身心世界是有一个地方来的,那就不会改变,就永远是你的,你今生是这样,你来生也是这样。但事实上不是这个意思。你今生所有的因缘都是暂时借你用的。所以你现在就是跟生命在比赛,看谁比较快。我要赶快利用这个因缘!既然是假,但是你要怎么样?借假修真。你用这个因缘来积功累德,拜佛、念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然后,你这个因缘结束了,你一个新的心态、新的业力又创造一个好的六根出来。好的六根从哪里来呢?它本来就存在。既然它本来就存在,为什么之前不会显现呢?因为你过去没有这个业力嘛。所以,诸位要去体会:体性是遍满的,相状是因缘显现的。佛陀在前面的三卷一再重复这个观念,这是整个修首楞严王三昧的基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壬三、显理性

我们看第三段的显理性。

【图一】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周遍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这一段,是把整个六根的体跟它的用作一个总结。

先看它的体性。说阿难啊,你从来不知道这个六根的体性,其实就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本来具足。怎么说呢?因为“性见觉明”,这个见闻觉知的体性,是本自真空的。本自真空又“觉精明见”,这个真空的体性又具足十法界的染净的六根的体性,这叫作性具的思想,它本来就存在我们一念的广大遍满的心中。而这个心是清净本然,是周遍法界,是离一切相,是即一切法。这个地方是说明六根的体性是本来就存在的,这个部分你不用去费心,它本来就存在的。那么这一部分不是我们该用功的。

该用功的,应该是第二段。说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那么六根,好的六根、不好的六根都存在,为什么有些人出现好的六根,有些人出现不好的六根呢?因为随着众生的迷悟、他的染净的思想、他所产生的善恶的业力,而各人循业发现。比方说,我们六根当中的其中一个:见根。这个能见的见性是周遍法界的,乃至于其余的,听是耳根,嗅是鼻根,尝触是舌根,觉触是身根,觉知是意根,整个六根的体性都是具足微妙不可思议的功德。“莹然”就是像白玉一样的清净光明,它周遍整个十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哪有说固定的方所呢?哪有说一定只有佛陀有殊胜的六根,我们没有殊胜的六根?其实所有殊胜的六根到处都是。你有这个业力你就可以显现;你没有这个业力,你到哪里都一样。它没有固定的方所,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好,我们看总结。

壬四、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个道理前面都说过了。我们从六根的相状来看,我们的确看到每个人的六根不一样。你看有些人眼睛很好,他看得很远;有些人眼睛近视。你看阿罗汉的眼睛,他一入定的时候,看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像看手中的一颗槟榔果一样。菩萨能够观察百千大千世界,佛陀能够观察无量无边的世界。为什么六根的差别差那么多呢?答案很简单:你有什么样的心量,你就有什么样的六根。

我讲一个小故事,诸位体会一下。说在非洲,地中海的南边有一个国家叫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家的乡村种了很多的稻米。这个稻米到快要收成的时候,农夫辛辛苦苦了一段时间要期待收成的时候,来了一群猴子。猴子就把这些稻米中比较好的都拿走了,剩下都是一些比较差的。所以农夫就感到非常的无奈,也非常的生气。

后来,有一个村庄有一个很有智慧的老者,他就想一个办法来对治这个猴子。他就做一个铁器,这个铁器就像花瓶一样大,这个铁器的瓶口小小的。关键在这个瓶口,当你的手是放松的时候,刚好伸进去,但是你的手要攥成一个拳头的时候,就拿不出来了。它那个瓶口就刚好你手掌可以进去,拳头就不能出来。

然后这些农夫晚上就在瓶子里面放了很多新鲜的白米,再把这个铁罐绑在树上。结果第二天看到好几只猴子手上抓着白米不放,它昨天一个晚上就跟那个瓶子在那边较劲,它就不肯把那个手上的米放下来。经过了几十年几百年,代代相传。几百年过去了,从来没有一个猴子愿意把手上的米放掉,没有一个猴子做得到。结果,这些猴子,因为抓到手上这个白米,失去它一生的自由:被抓到了以后,卖到了动物园去了,甚至有的牺牲它的生命。

这个道理不只是发生在猴子身上,其实众生的心态都是这样。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一辈子都做凡夫,问题在哪里?为什么文殊菩萨他就能够做文殊菩萨呢?我们讲心境决定你的处境。你看,宗喀巴大师说,我们今生都为了自己来谋福利,结果我们得到什么?我们从早到晚所做的一切都为了自己着想,结果我们得到一个非常卑贱的六根。生生世世如此,都没改变,就像这个猴子一样。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们所作所为都是为众生,他产生广大功德的六根、神通变化的六根。那你会问说,那我的六根从哪里来呢?文殊菩萨六根从哪里来呢?其实讲实在话,我们每一个人来的地方都是一样。你说从哪里来?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宁有方所?从哪里来?本来就存在嘛!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心态,我们的生命就不断地这样下去。这个不是说上帝创造的,不是这个意思。这个是生命的一种不能改变的轨则——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所以你看所有的修行者,第一件事情,发菩提心,先把你的胸量放大。当然你说,那菩提心怎么发得起来?先明白道理,你要把人生参透。你能够彻底地放下,才能够彻底地承当。蕅益大师说,没有高超的品格,你不可能产生广大的胸量,不可能有这些殊胜的修行出来。你看佛陀,佛陀到现在怎么修行都还没有讲,讲了三卷的经文,都在讲这个道理:你从什么地方来?十法界的众生从什么地方来?这个道理非常重要!你要从这个地方开悟了以后,你才能够知道怎么修行,是这个意思。阿难尊者也即将开悟了,再一科阿难尊者就要开悟了。

小主,

我们大概《楞严经》最难的部分快要结束了,前面三卷最难,后面都很简单。你这三卷的道理了解了,后面的话都在应用,它开始应用。为什么它会做一只蚂蚁?为什么它会变成一只鸟?它会变成一只狗?会变成一只马?都有它的因缘。都是相妄性真,各有各的因缘。

辛七、明藏性即识大性 分四:壬一、破妄执;壬二、明大均;壬三、显理性;壬四、斥迷惑

【图二】

我们看第七科,明藏性即识大性。这个藏性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这个“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的了别性。就是,这个六识其实是我们一念心性当下具足的,六识的作用是假借事相的因缘而显现的,所谓的相妄性真。分四科:一,破妄执;二,明大均;三,显理性;四,斥迷惑。

壬一、破妄执

先看“总标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