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实在话,一个人起烦恼不可怕,每一个人都会起烦恼。我们阿赖耶识有这个烦恼的种子,一定起烦恼。但是你要起颠倒,谁都救不了你。起烦恼,你的观照力还在:诶,我起烦恼了,我赶快去拜佛。烦恼也是当体即空,它可以改变,你怕啥?但是你要起颠倒的时候,你就被烦恼带走了,那就乱动,那就完了。所以这个首楞严王三昧,第一个,不迷、不取、不动。这个“不迷”特别重要,你不能颠倒。所以我们经文当中为什么佛陀要不厌其烦一次一次地串习,就是在潜移默化告诉你,遇到事情回光返照,遇到事情的时候去看它的道理,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不要去看事情本身的作用,是这个意思,叫“会事入理”。
子五、明身入即藏性
好,我们看子五,明身入即藏性。
【图二】
身入就是我们身根当中的一种触觉的功能。你要回光返照的话,其实它本身就是中道的实相,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看经文:
小主,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身体触觉的功能是怎么从我们清净本然的心中产生的呢?佛陀讲一个譬喻说,一个健康的人他当然没有触觉。这个人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地就用自己的手去接触另外一只手。当然,两只手的温度不会完全一样,当他的一只比较冷的手去接触热的手的时候,两个手互相的搓摩就有事情了,“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这个时候冷热会产生交流,如果你冷手冷的势力强,热手就转成冷;假设你热手的功能强,冷手转成热。这个冷热的交流如是的道理,就是以这个“合觉之触”来显于“离知之触”。也就是说,我们身根的触,有一种是跟外境接触产生的,比如说你去摸一个抚尺,或者你左手去摸右手,这叫“合觉之触”;另外一个就是没有东西来接触你,你自然会感到冷热的,叫“离”,就是没有外境的接触也会产生一种了知的功能。
我们前面是从合觉来显发这个相离的知的功能。“涉势若成”,涉势若成就是说,冷热的势力是互相的涉入的,就是说如果你热的功能强大,冷就涉入热中;如果冷的势力强,热就涉入冷中。所以这个“涉势”,是冷热的功能互相涉入。“因于劳触”,就是这个冷热的作用,其实它是一种疲劳的相状,冷热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疲劳的相状。所以说,“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就是有一个能触觉的身跟所触觉的冷热的相状,都是菩提真心当中一种疲劳相状,都是真如本性一念妄动,产生的一种能知所知的功能。
我们看下一段:
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
这种离合的两种妄尘,一离一合(就是身体没有跟外境接触叫作离,身体跟外境接触叫作合),这种离合的两种虚妄的尘境的牵动,就引发了在身体当中有一种了知的功能,居在胜义身根当中,由境牵心。“吸此尘象,名知觉性。”这种了知的功能,再去吸取这个外在的离合的尘境,心境和合就产生了一种身入,就是一种胜义的身根的了别性出现了。这种能知的触觉之体,离开了离合两种的外境乃至于违顺两种的尘境,是毕竟无体的。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离”有违顺两种的情况,“合”也是有违顺两种的情况,所以,所谓的离合违顺其实是四种的尘境。我们这个能了知的身根离开了这四种尘境,其实是没有自体的,离尘无体的。因为它是因缘所生法。如是阿难!当知我们身体的触觉,是非从离合的外境而来,也不是从违顺的外境而有,也不是从胜义身根而出,也不是从虚空莫名其妙地产生。这是一个总相。
我们看各别解释:
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
假设我们这个明了性是他生,是从外境而生。比方说,是从合的时候而生,因为有外境跟我相合,你跟我握手,我接触到你的手,那么两个相合我才产生一种触觉。那这个有问题了。当这两个握手,手离开的时候,那你的触觉就应该消失了,那么,我们在离的时候,没有东西接触的时候,你还是有感受啊,那你怎么说是从合而来?“离”出现的时候,那么“合”就消失了,那么你怎么知道在离的状态还有这种冷热的感受呢?
“违顺二相,亦复如是。”如果从违境中而来,你就不知道顺境了;从顺境中而来,也不知违境。所以,说我们身体的了知功能是从他生,从外境而生,不对。
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
说是自生,我身体自己会产生了别的功能来感觉外在的冷热,但事实上不然。你的这个身体明了的感觉,离开了离、合、违、顺四种相貌的刺激,你根本就不可能显发出来。离开了外境,你自己不可能产生明了功能。
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
假设从虚空莫名其妙产生,那么虚空有知觉跟你阿难尊者有什么关系呢?
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知道,我们身体的触觉功能,只是一种业力的显现产生一种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它背后的道理其实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佛陀他是一层一层的摄事入理。其实这个摄事入理不但是佛法有,其实世间的道理也是有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有一天,孔夫子的大弟子颜回跟孔子说,老师啊,我跟着你学这几年,我对整个待人处事这种技巧已经非常熟练了,我希望能够去外面做一点事情。孔夫子说,你想做什么事呢?颜回说,我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我想到卫国去,我要说服卫国的国君不要推行暴政,要行仁政。孔夫子说,你现在这个时候去啊,你不但不能说服卫王,你肯定被他杀掉。颜渊说,那我怎么办呢?我总要做一点事情,我学那么多处理政治的技巧!孔夫子说,你只知道一种皮毛的技巧,你还不知道为政的背后的真实的“道”。他说,你为政之道还没有了解。那么这个时候颜回说,那什么是为政之道呢?孔夫子说,非见之以眼而见之以心,非闻之以耳而闻之以心。你在看东西,你不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看;你听声音的时候,听别人讲话,你不要用耳朵听,用心去听。这句话很妙。这什么意思?你用眼睛看,那你看它的相状,那刚好是心随境转。用内心去看,诶,你要懂它的道理,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你要看出它的道理出来。孔夫子说,当你能够学到不要用眼睛看事情、不要用耳朵听声音,用内心去看、用内心去听的时候,你就有资格去处理人事的关系,你就可以知道为政的道理了。这就是为什么叫摄事入理。
小主,
我们再讲一个故事,给大家体会体会什么叫摄事入理。有一个西藏的喇嘛,他跟他的上师学了好几年。好几年以后,这个西藏喇嘛觉得他学习不错啦,就跟上师告假,自己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讲经说法,盖了一个道场,很多弟子跟他学习。有一天这个上师就带了很多的弟子,说,我们去看看那个喇嘛,办得不错哦,去看看。那么这个喇嘛听说他的上师要带他很多师兄弟过来,他就觉得很荣耀:你看,我现在有一个道场,这么多弟子。他就把他所有的皈依弟子找来说,明天我上师要来,大家把这个环境整理干净,给上师一个好印象。那么大家就整理了。到了黄昏整理得非常干净的时候,这个喇嘛就在外面散步,看到这个环境整理很干净,大殿里里外外非常整齐。但是这个西藏喇嘛毕竟用功过,他知道一切法那个真实之道。他在六根当中可能会一时糊涂,但是他回光返照,哎呀,我刚刚为什么这样做?其实我是攀缘心——我希望我师兄弟对我的赞美,我希望我师父对我的肯定!整个过程依止攀缘心,所造的业是生死业。这个时候他感到非常惭愧,随手拿一个泥巴,到了大殿前面那个楼梯,就在楼梯里面这样撒下去,撒下去以后就进去了。
第二天,他的上师带着所有师兄弟过来。隆重的接驾,接完以后到大殿开示。他上师说,今天这个环境整理很干净,但最庄严的就是大殿楼梯前面那个泥土最庄严。这为什么呢?因为他师父看得出来,他在对治他的攀缘心。当然,我们不是鼓励大家拿东西去丢,而是说我们今天看到事情的本身,要看到它背后的道。诶,这个人开始反省了。这就是为什么不要用眼睛去看,用内心去看;不要用耳朵去听,用心去听。
你看佛陀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我们习惯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你那个生死的业,你就拔不开嘛。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个很强大的习惯性的攀缘,烦恼产生业力,业力产生果报,果报又牵动我们的烦恼,所以你现在要拔开,你一定要怎么样?会事入理!你要看到事情的即空即假即中,特别是那个“空性”,找出来。否则你永远跳不出这个恶性循环。所以,你看我们的经文,佛陀遇到事情都是问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把它背后的道找出来,不要被这个事情所迷惑。这个就是在告诉你观照力。
子六、明意入即藏性
【图三】
好,我们看子六,明意入即藏性。意入就是指的第六意根。意根它是攀缘法尘。意根跟意识什么差别呢?海仁老法师解释说,意根攀缘法尘的时候,是了了分明但是不带名言;第六意识是了了分明,还产生名言分别。所以,有分别的叫第六意识,不分别的叫作第六意根。它只是一个明了的功能,它不带名言的,这个叫作第六意根。
看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