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兵临城下(2)

黎明前的黑暗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笼罩着江面。王浚率领的西晋水军如一条气势磅礴的钢铁巨龙,出现在这茫茫的江面上。那战船一艘接着一艘,密密麻麻,如林般排列,一眼望去,竟似看不到尽头,场面蔚为壮观。

这些战船在江面上浩浩荡荡地前行,向着石头城的方向疾驰而去。战船那坚固的船头如同锋利的刀刃,狠狠地劈开江水,每一次的冲击都引发一阵哗哗的声响。这声响在寂静的黎明前被无限放大,宛如一首气势恢宏的战歌,打破了黑夜最后的宁静,也打破了东吴士兵心中那脆弱的防线。

士兵们整齐地站在甲板上,宛如一尊尊威武的雕像。他们身着精良的战甲,手中紧握着寒光闪闪的武器,那武器在尚未完全消散的夜色中闪烁着森冷的光芒,仿佛是死神的召唤。他们的眼神坚定无比,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直直地望着前方的石头城。那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对荣耀的追求,没有丝毫的畏惧,只有一往无前的决心。

而在石头城的城墙上,东吴的士兵们同样严阵以待。他们紧张地握紧手中的兵器,身体因过度紧绷而微微颤抖。火把在城墙上摇曳不定,映照出他们那写满恐惧和不安的脸庞。他们望着江面上那如潮水般涌来的西晋水军,心中明白,眼前的这支大军势不可挡。那如林的战船、整齐威严的士兵以及那震天动地的气势,都如同噩梦一般压向他们。他们能听到自己那急促的心跳声,在这紧张的氛围中,仿佛是死亡倒计时的钟声。每一个东吴士兵都在心中默默祈祷,然而,那越来越近的战船却无情地碾碎了他们最后一丝侥幸。

历史上较为着名的王浚有两位:

1. 西晋时期名将王浚:

- 基本信息:王浚(206年 - 286年),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湖人。出身于世代二千石的官吏之家,博学多闻,容颜英俊,多谋善战。

- 生平经历:

- 早年仕途:初任河东从事,因为人严正清峻,一些不廉洁的官吏听说他到任皆望风而去。后来任巴郡太守,巴郡与吴国接壤,兵士苦于战争徭役,生了男丁多不愿养育,王浚制定法规条款,减轻差役课税,使数千婴儿得以保全。后转任广汉太守,因政绩突出,被拜为右卫将军、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筹划平吴,知王浚奇略过人,密上表章请留他于益州参与平吴大计,王浚复任益州刺史。

- 训练水军:晋武帝谋划灭吴,下诏让王浚修造舟舰,他造连舫大船,规模庞大。大船周边以木栅为城,修城楼望台,有四道门出入,船上可以来往驰马,船头还画有鸟首怪兽。

- 灭吴之战: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王浚率水陆大军自成都沿江而下,过瞿塘峡、巫峡,进至秭归附近,攻破吴丹阳,擒获吴丹阳监盛纪。随后又克服吴军设置的拦江铁锁和暗置江中的铁锥等障碍,一路攻克西陵、夷道、乐乡、武昌等城。太康元年(280年)三月,王浚进入石头城,接受吴末帝孙皓投降,实现西晋统一大业。

- 晚年及身后:战后王浚因灭吴功勋卓着,拜为辅国大将军、步兵校尉,封襄阳县侯。晚年为避猜忌,纵情享受,累迁特进、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后军将军等职务。太康六年十二月(286年1月18日),王浚去世,享年八十岁,谥号为“武”,安葬于柏谷山。

2. 西晋末年的幽州刺史王浚:

- 出身背景:出身于太原王氏这一世家大族。他的太爷爷是东汉的护匈奴中郎将王柔,爷爷是曹魏的东郡太守王机,父亲王沈是西晋的骠骑将军、安平郡公。王沈原本嫌弃王浚母子出身低微,但因自己一直无子,王浚十五岁时王沈去世,他便继承了博陵公的爵位。

- 主要作为:西晋八王之乱时,王浚在47岁时成为幽州军政一把抓的一方诸侯。他把女儿分别嫁给段氏鲜卑的首领段务勿尘和一个乌桓首领苏恕延,让乌丸人和段氏鲜卑成为自己的势力。他曾参与八王之乱中的诸多争斗,攻破邺城后进行劫掠。后来在与石勒的对抗中,虽有胜绩,但也遭遇失败,其统治较为残暴,导致百姓大量逃亡。

此外,现代也有叫王浚的人,比如深圳市有曾任发改委副主任、福田区领导的王浚。他出生于1978 年 5 月,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中共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