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争议继续。
另一位大臣也紧接着说道:“陛下,臣附议。平凉府的成功或许只是一时之幸,难以保证其在治理凤阳府时也能如此顺利。再者,我们对百里正其人的真正野心尚不清楚,若他借此机会扩张势力,后果不堪设想。凤阳府的问题应由朝廷另寻良策解决,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托付给平凉府。”
一位较为年轻的大臣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陛下,臣认为将凤阳府纳入平凉府治理风险太大。不同地区的百姓需求和期望也各不相同,平凉府的治理方式未必能满足凤阳府百姓的诉求。而且,这一举措可能会引发其他府县的不安和不满,破坏地区间的平衡与稳定。”
众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着对将凤阳府纳入平凉府治理的担忧和反对。
朝堂上的争论愈发激烈,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而河东地区的未来命运也在这场激烈的辩论中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周皇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大臣们纷纷各抒己见,反对之声此起彼伏。他们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担忧。
首先是地区差异方面,凤阳府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与平凉府大相径庭。
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陛下,凤阳府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贸然纳入平凉府治理,恐文化冲突不断,百姓难以适应,进而引发社会动荡。”
另一位大臣也点头附和道:“是啊,陛下。且凤阳府的社会结构复杂,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平凉府的治理者未必能妥善处理,平衡各方利益。再者,其经济以农业为主,与平凉府的商业手工业为主的经济模式不同,治理政策难以通用。”
权力集中风险也是大臣们关注的重点。他们担心这会导致平凉府势力过大,对朝廷统治构成威胁。
一位资深大臣站出来,神色凝重地奏道:“陛下,若将凤阳府交予平凉府,权力过度集中于百里正之手,恐成尾大不掉之势。且其野心难测,万一有不臣之心,后果不堪设想。”
治理效果的不确定性也让大臣们犹豫不决。他们质疑平凉府的成功只是一时之幸,未必能在凤阳府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