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朝廷的期望

在这风云变幻、局势错综复杂的时刻,刘柏雄坐在总督府的书房中,眉头紧锁,面前的烛光摇曳不定,映照出他内心的纠结与挣扎。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他最终还是决定将河东地区如今的严峻局势以及师爷所提出的那颇具争议的提议之策,详细地上报给朝廷,让朝廷来做出最后的定夺。

刘柏雄深知,这个决定意味着他将把自己的责任和压力部分地转移到朝廷身上,但他实在是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之中。

一方面,河东地区的疫情肆虐,百姓受苦,各府的信任危机不断加剧,他作为总督,虽然心急如焚,却感到力不从心。粮食、药品等防疫物资的极度匮乏,使得任何他所设想的策略都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而师爷提出的将凤阳府纳入平凉府治理范围的建议,虽然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可能会带来一些转机,但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他不敢轻易独自做出这样重大的决策。

另一方面,他也明白朝廷的决策对于整个河东地区乃至国家的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朝廷拥有更广阔的资源和更高的决策权,或许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给出一个更为合理和妥善的解决方案。

他希望朝廷能够看到河东地区百姓的苦难,理解他的无奈,并且审慎地考虑师爷的提议,权衡其中的利弊,为河东地区找到一条走出困境、恢复生机的道路。

在写这份上报朝廷的奏折时,刘柏雄字斟句酌,将河东地区的疫情情况、百姓的现状、各府的困境以及师爷的提议和自己的担忧都一一详细阐述。

他希望朝廷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河东地区的危急形势,明白他的苦衷和期望。

当他放下手中的笔,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期待。他知道,接下来的一切都将取决于朝廷的决策。

京城。

金碧辉煌的宫殿内,周皇正坐在御书房中,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当一份来自河东地区的奏折被呈递到他面前时,他起初并未太过在意,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这份奏折详细地描述了河东地区霍乱疫情的肆虐状况,百姓们的苦难生活,以及瑞州府、凤阳府、永宁府等地方官府在疫情面前的无力和百姓对其信任的崩塌。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奏折中着重强调了平凉府在此次霍乱疫情中的突出成果。

平凉府在百里正的治理下,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疫情初期,百里正就迅速做出反应,果断采取了全面封锁的措施,只出不进,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他组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深入民间,为百姓们诊治疾病,同时积极开展防疫宣传,教导百姓如何预防感染。在物资调配方面,百里正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确保了粮食、药品等防疫物资的充足供应。

更让周皇心头一震的是,奏折中提到了关于将凤阳府纳入平凉府治理范围这一颇具争议的提议,以及总督刘柏雄在其中的纠结与无奈。

周皇放下奏折,陷入了沉思。疫情对于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危害之大,百姓的疾苦更是他心头的牵挂。

第二天,他便在朝堂之上商议此事。

朝堂上,气氛紧张而压抑。大臣们传阅着那份奏折,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位老臣站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河东地区的疫情形势如此严峻,实乃我朝之危机啊。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恐生民变。而平凉府的成果虽显着,但将凤阳府交予其治理,风险不可小觑啊。”

另一位大臣则对将凤阳府交给平凉府治理的提议表示质疑:“陛下,此举虽看似能解一时之急,但那百里正的野心不可不防啊。万一他借此机会壮大势力,日后恐成朝廷之患。且他在平凉府的成功,或许只是一时之幸,难以保证在治理凤阳府时也能如此顺利。”

然而,也有一些大臣认为可以一试:“陛下,如今河东局势危急,我们不妨先让百里正试试。若他能治理好凤阳府,不仅可解百姓之苦,也可为朝廷分忧。况且,朝廷可在其间加以监督和制衡,确保不会出现失控之局面。平凉府的防疫成效有目共睹,或许百里正真有其独特的治理之道。”

紧接着,又有一位大臣站出来,语气较为缓和地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我们既不能忽视平凉府在疫情防控中的成绩,也不能忽视其中潜在的风险。一方面,我们可以派遣一些得力的官员和专业人士前往平凉府,深入了解他们的防疫措施、治理模式以及物资调配等方面的经验,看是否具有可推广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对于凤阳府的现状,我们也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当地百姓的真实意愿和需求,以及当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所在。只有在充分掌握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做出更为明智和合理的决策。同时,朝廷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筹备物资和人力,为河东地区的疫情防控和后续治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周皇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犹豫不决。

最终,周皇缓缓抬起手,示意大臣们安静下来。他深吸一口气,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此事关系重大,朕需慎重考虑。朕决定,先派遣一位钦差大臣前往河东地区,全面考察疫情的实际情况、平凉府的治理成果以及各方势力的动态。同时,责令刘柏雄总督在钦差大臣到达之前,务必全力维持当地的秩序,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关于将凤阳府纳入平凉府治理范围的提议,待钦差大臣考察回来后,再行详细商议。在此期间,众爱卿也需积极思考应对之策,为朕提供更多的良言善策。”

周皇的决定一出,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

这场激烈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但每个人心中都清楚,河东地区的局势依然严峻,朝廷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