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八年(公元 1654 年),尚可喜率领大军抵达新会,与李定国会战。李定国麾下军队勇猛无比,但尚可喜一方也毫不示弱。双方你来我往,僵持不下。
此时,参将沈上达提出一个建议:“我们可以建造一种特殊的防御工事来抵御敌人的攻击!”他的提议得到了尚可喜的认可。于是,沈上达开始指挥士兵们建造起了一些四四方方、留有许多小孔的奇特楼房。这些楼房看起来有些古怪,但实际上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御工具。
当李定国的军队再次发动进攻时,他们发现自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些奇怪的楼房不仅坚不可摧,而且还能从那些小孔中不断地射出火枪子弹。每一次的枪声都伴随着李定国士兵的惨叫和鲜血。面对如此强大的防御工事,李定国的进攻显得苍白无力。尽管他麾下的士兵们英勇无畏,但仍然无法突破这些坚固的防线。在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后,李定国最终决定撤退。
这场战争以尚可喜的胜利告终,而李定国则损失惨重。这场战役使得清朝在广东地区的统治地位得以稳固,并进一步扩大了其领土范围。
在这小小的石马山区,短短一段时间内,也经历了数次政权更迭。先是清朝军队占领了这片土地,并留下少数兵力驻守,但没过多久,便被南明将领李定国带领的队伍夺回。由于战乱频繁,田地荒芜,无人耕种,难民们只能纷纷逃入山中寻求庇护。他们以树根、野果为食,靠打猎维持生计。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原本用于农耕的农具,竟被难民们巧妙地利用起来,经过重新熔炼后,变成了抵御外敌入侵的武器,以及狩猎时的工具。
时间过得真快,小承德不知不觉中也八岁了,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然而,由于战乱的影响,他根本无法获得上学的机会。莫名作为一名书生,便决定用树枝当作笔,教导小承德写字和认字。
小承德的名字非常复杂,仅仅学习如何书写自己的名字就已经让他感到十分困难。莫名看着小承德努力地练习着,心中充满了感慨。
有一天,莫名对小承德说:“承德,你知道为什么要给你取这个名字吗?”小承德停下手中的动作,摇了摇头,疑惑地问道:“莫名叔叔,我不知道啊!妈妈只是告诉我要成为一个有德之人,但我并不明白‘德’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莫名笑了笑,温和地解释道:“承德,‘德’字代表着品德、道德和操守。我们希望你能够拥有高尚的品德,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且始终坚守正义与善良。这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你都能以正确的方式去面对。”
小承德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他虽然还年幼,但对于莫名所说的话,却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悟性。从那一刻起,他开始逐渐理解“德”的真正含义,并将其视为人生的准则。
在岭南书院那古色古香、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内,沈上达和陈嘉绩站在一起。沈上达拿出一本厚厚的书籍递给了陈嘉绩,告诉他这是科举宝典,里面包含了许多关于科举考试的要点和技巧。陈嘉绩接过这本书,心中充满感激之情,表示会认真阅读并努力学习其中的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嘉绩逐渐掌握了书中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中。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年仅十三岁的陈嘉绩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时刻——科举考试。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他成功地通过了考试,成为了一名秀才。这个成绩不仅令他感到自豪,也让周围的人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陈嘉绩并没有因为眼前的成就而骄傲自满。相反,他深知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必须继续努力学习。于是,他决定继续深入研究科举宝典,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探讨学术问题。三年后,当他年满十六岁时,再次参加了科举考试。这次,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举人,成为了当地备受瞩目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