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禀报

第2章

皇帝素来雷厉风行,上午答应的事,下午就让人办妥了。

还是李德全亲自去内务府吩咐的,他看得出皇帝去翊坤宫之后心情很不错。

虽说也是因为前线大胜的消息传来,加上宜嫔这时候有喜,双喜临门,皇帝高兴也是应该的。

只是李德全在皇帝身边伺候多年,分辨得出皇帝是小高兴还是大高兴。

小高兴那是平常,大高兴就不一般了。

李德全琢磨着郭络罗氏这对姐妹是真有福气,运气也相当不错。

去年吴三桂称帝,皇帝收到消息后愤怒不已。

谁知道才过了几个月,吴三桂突然病死了。

叛军群龙无首,仓促继位的是吴三桂的孙子,这人却没什么能耐,清军趁机反攻,叛军是节节败退,大捷的消息频频传来。

在这个节骨眼上,郭贵人就有喜了。

这消息一出,只能说这个孩子来得太是时候。

皇帝龙颜大悦,除了贵人原本的赏赐,另外还赏了布料和首饰,足见他到底有多欢喜了。

如今清军收复岳州后,又接连收复连着的两个大省的时候,宜嫔有喜了。

李德全心里想着,运道这样摸不着的东西,有的人却能轻而易举得到。

皇帝既然对郭络罗氏两姐妹上了心,李德全不介意亲自走一趟。

他这一来,内务府自然把两人的地位一再抬高,丝毫不敢怠慢一点。

内务府先是派了不少人过来,把翊坤宫闲置的小厨房重新收拾了一遍,东西都重新置办妥帖。

御膳房也出了好几个御厨,让宜嫔和郭珍珠亲自过目,再挑选喜欢的御厨进小厨房。

既是皇帝发话,让翊坤宫立的小厨房,御膳房自然不敢拖拉,当天送来的都是手艺极好的御厨。

加上能进御膳房,做的都是给主子入口的吃食,再怎么仔细也不为过。

这些宫人都被反复查过,身家背景不会有什么问题。

宜嫔看着这么多人只觉得眼晕,瞧着谁都差不多,就问郭珍珠道:“姐姐觉得哪个好?我看着谁都一样。”

郭珍珠听后就提议道:“不如让他们去小厨房的灶上各做一道拿手菜,娘娘尝一尝如何再决定?”

这主意不错,宜嫔立刻就点头了。

但是小厨房的灶头有限,也就那么几个,不可能让所有人同时做菜。

于是郭珍珠就让御厨抓阄,朝雨准备了木条,一头做了记号,用手心挡住,另一头向上,叫御厨们随便抓取。

朝雨不识字,郭珍珠就让她在木条另一头画一横、两横、三横。

然后御厨就按照上面的数量来排序,就不用争抢先后了。

这比写字容易,朝雨很快做好。

御厨抽完后,有人欢喜有人忧。

先做菜的,要宜嫔尝过后觉得好,直接拍板挑好人,后边的御厨就没机会了。

尤其先做的,宜嫔吃着还新鲜,后边吃多了,对味道就会逐渐挑剔起来。

很快前面几个御厨就做好拿手菜送来,因为宫里节俭的缘故,那么多御厨要做的分量太大就浪费了。

于是宜嫔就吩咐他们做的分量小一点,这样也不至于吃前边上的就吃饱了,后边的菜会吃不下。

几个御厨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做的菜也没一个相同。

毕竟一样的菜式就会被比较,谁做得难吃谁尴尬。

御厨做的菜当然不会难吃到哪里去,只是主子的口味各有不同,也有偏爱。

其中一人得了头筹,另外的落选了,不知情的就会说后头的做菜手艺不如前面的御厨,那人在御膳房还能呆下去吗?

话传到别的主子耳中,那人在御膳房是彻底混不下去的。

于是几人不管怎么说,到底没必要为了争着到翊坤宫的小厨房,就把自己的前程都毁了。

索性他们私下对了对彼此要做的菜式,没有一样这才分开来做菜。

宜嫔每道菜尝了一口就放下筷子,郭珍珠跟着吃了一点,只觉得御厨的手艺大差不差。

哪怕做的菜式不一样,吃着味道却没什么特别不同的地方。

不过也是,在御膳房这里能呆长久的御厨,那都是极为稳妥之人。

现代的厨师都需要不断创新,不然让客人吃腻了,回头客只会越来越少。

在宫里当差却不一样,御膳房不创新也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敢。

要弄了什么新菜式,却不留神创到了宫里的贵人,别说脖子上的脑袋,可能连九族都要赔进去。

为了小命着想,御厨们基本上都按照祖传的菜谱,一代代传下来,味道不说完全复刻,反正就没太大不同。

菜式没什么新意,却是完全符合宫里的规矩,让人挑不出丁点毛病来。

缺点就是千篇一律还无趣,闻着味道不敢太重,吃着更是寡淡。

偏偏宜嫔怀孕后,口味明显更喜欢味道重一点的,吃着就感觉没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