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别给他找理由,我算是看明白,这小子一点也不在乎皇权。
他只在乎这皇位上的人,做得怎么样,做好了他就敬重,做差了他就打心底鄙视。
你知道他在家里怎么称呼历代皇帝的吗?”
朱标不明所以:“什么?我怎么没听到蒋瓛汇报。”
“跟蒋瓛没关系,是他老师说的,你还不知道这小子老师是谁吧!”
朱标一脸疑惑看着朱元璋。
“他老师是叶兑叶先生。”
“四梅先生?”
朱标惊叫出声:“那个为父皇献上一纲三目的四梅先生?”
朱元璋满脸笑意:“要不是调查方时,还找不到叶先生。
这小子在读史书的时候,对秦始皇叫政哥、老祖宗,说唐玄宗死的太晚,对胡亥就叫败家子,还把宋太宗称为高粱河车神。”
“车神?驴车?”
朱标一阵无语:“实在跳脱,还是再让他待在东宫一段时间。”
“你别试探咱,真要杀他早死了,你可知咱为何不杀他。”
“因为四梅先生?”
“有这一部分原因。”
朱元璋缓缓起身:“最主要是因为他没有读书人的自大,没有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想法。
他所有奏疏都只是分析利弊,提出建议,没有要求咱一定要怎么怎么去做,所有的一切都由咱去决定。
你看看那些官员上的奏疏,每个都说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哪个有将自己建议的坏处写出来?
咱不是不能容人,咱是容不下那些自视甚高,连皇帝都不看在眼里的人。”
朱标忍不住劝道:“爹,那些文官自小都是读儒家经典,心中全是三纲五常。”
“呵……”
朱元璋一脸不屑:“你告诉我哪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董仲舒的后半句怎么不说?是忘了还是宋濂没教过你。
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
你自己听听,董仲舒说的是人话吗?”
朱标满头黑线:“儿子求你多看看儒家的书,人家董仲舒只是提出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比如阳尊阴卑、男尊女卑等等。
汉章帝时期,班固根据白虎观会议的内容,编写了一本白虎通德论,这才有了三纲六纪。
王充批判儒家,也有这一点原因。”
朱元璋脸不红,一点也不尴尬:“咱知道,只是考考你而已。”
“军户那边去掉世袭,商户、农户、匠户等不变,以后罪犯或拉去开垦荒地,或去修筑城墙,不再充入军中。
剩下交给你了,咱还有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