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多方不满

按照东晋的这个政治制度,普通百姓天然就会对朝廷产生极大的不满之情。

已经依附于地主豪强、门阀士族的佃农和宾客或许会好一点,因为他们并不直接与朝廷对接,而是接受自己主家的管理。

但是普通百姓在朝廷这样的压榨之下,有几个不会觉得朝廷罪恶深重?有几个不会没事儿的时候在心里面骂上几句?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普通百姓就可以等同于会对朝廷不满的群体。

当然,朝廷还离不开这些普通百姓,毕竟赋税只能从他们身上收取,从门阀士族身上又收不到。

但是有了这样的前提,东晋朝廷的关键基石就已经完全变成了门阀士族——即使门阀士族再将皇帝变作傀儡,即使门阀士族再夺取皇帝的权力……

皇帝和门阀士族也是一体的,东晋和门阀士族同样是一体的。

对于东晋而言,门阀士族、大小地主涉及的领域太广也太深,根本不可能彻底摆脱掉这一存在之后还能安稳地存续下去;对于门阀士族而言,他们也找不到其他愿意给他们这样大的权力、或者说能够夺取到这样大的权力的地方。

所以,司马元显不应该这样直接将门阀士族、大小地主名下的佃农和宾客直接抽走。

特别是被抽走之后,还是去充军——这几乎是可以视作不会回来了。

这让那些门阀怎么能乐意接受?

这是资源的损失,也是脸面的损失。

而对于佃农和宾客而言,他们为什么要依附于门阀士族?

不就是因为衡量过后,发现依附一个主家能够日子过的相对好一点吗?

结果现在,事实告诉他们,即使依附了主家,也还是逃不过朝廷——虽然这一次的对象是曾经是官奴的那些佃农和宾客。

这样一来,孙恩这样的人要是发现不了民心的动荡,那他们也就没有必要起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