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道:“若非大唐将‘清净自然’立为国策大计,关中平原哪会有今日的退耕还林,重植草场?早已经是一片光秃秃的黄土田地了——高宗皇帝即位时期已经泛黄的大河,必是泥沙淤积,浊浪滚滚,洪灾频繁了。关中如此,山东、淮南、淮北、河北、河东、江南、江北,皆是如此。遍布南北诸道的陶窑瓷窑砖窑煤窑水泥窑冶矿场,的确促进了民生,强大了国力,人族文明的辉煌它们功不可没。但是,炭火熊熊,煤烟滚滚,粉尘漫天,如果没有朝廷关闭小窑、限产大窑大场,没有净化,今日大唐南北,澄澈如洗的天空将不是举目可见,雨水也会有毒质,医家不敢再说‘以无根水入药’,土壤也会被侵蚀,河水因废水废渣流入而污秽腐烂,土里的作物、河中的鱼虾,都会因此而有更多的杂质。入口食物,杂质愈多,而人之疾病,也生出更多。”
萧琰说到这里,微微摇头,顿了一下,如今大地灵气已薄,人族要借外力前进,这种破坏就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不是远古,她脸上微现感叹,继续说道:
“那时候,天地灵气充裕,即使不能修行的普通人族,沐浴在这样的天地中,也是体质强健,气血通畅,少有疾病,平均能活到一百多岁。现今呢?不说平民百姓,就是不受劳作之苦、食物充裕丰富的权贵富人,能活到百岁的有多少?”
以前在道门和沈清猗相聚的时候,萧琰曾在沈清猗的书房浏览过她阅读的典籍和文献,其中有一个箱子存放的是帝国医学院历年的学刊,里面有长治三十年帝国医学院做过的一个大唐人均寿命的分类统计课题:“农”籍的平均寿命是四十岁,“士”籍的平均寿命是五十三岁,当然这里面没计入宗师。医学院的研究结论说大唐的人均寿命比起以往历朝都是显著的提高:据史料不完全统计,西汉的平均寿命是二十八岁。而如果是分类统计,农户和士户的平均奉命都比大唐低得多。
但在萧琰看来,这个人均寿命很低。
她说道:“远古的时候,普通人族即使不具有修炼的巫根,不能修炼成为巫,但大多数人的根骨都不错,按今天的话讲,就是有习武的资质,那时叫锻体:在灵气充裕的环境中,最终能进阶到锻骨之境,虽然没有丹田入不了筑丹境,也能有二三百年的寿命。”
洪荒之后,灵气大减,有巫根的人越来越少,剩余的巫族在艰难中经万年探索,创出不需巫根的入道法门,其中“以武入道”就是在锻体的功法上创出,也即道墨二宗传承的武道。
“以前的修行者说辟谷是指不需要进食的能力,并不是修行的必须。但是,现在的宗师,辟谷已经成为一种修行的必要,因为没有纯净的灵食了,大地上的食物都是有杂质的。”她今日吃的这顿大食餐,就要在晚间打锻体拳时将杂质排出去。
“远古的人族,因寿命长而繁衍众,人居地也越来越广。但人族城池只有少数建在地面上,多数均由巫族大能出手悬浮在天空中,仅有水道与地面相连,废水经过完全净化后才回归大地河流;人族的排泄和垃圾统一进入城中的净化大阵,经过净化分解成大地需要的养分,再回施入田地,保持土壤的肥力,不因耕种而薄瘠……”
萧琰并不隐讳说起远古时代的人族文明。
她看着萧桥油然想起四哥萧琮,未入道前,四哥也是不能修行的普通人。但谁都不能否认,四哥是合格的世子,是兰陵萧氏优秀的继承人。如萧桥也是,萧氏的杰出子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世家有,不是世家的也有,他们是年轻一辈的精英,人间的朝阳:受过良好的教育,读过很多的书,见识过很多的事,有丰富的阅历,有深刻的思想,有独特的创见,怀有远大的目标,有改变这个世界、让人间更美好的志向和激情,有信念和斗志——对于他们,没有必要隐讳第一代人族的存在,反而更应该让他们清楚知道:整个人族的起源和历史。
萧琰心想,长生之道是修行,世间之道也是修行,修行就是寻得真我,不断超越自我。修世间道者,不知人族的起源、辉煌,和远古文明的破灭,又如何寻得人族的真我,达到改变世界,超越自我呢?
“……那时,人间一切活动都是用晶石。普通人族用晶石供能的聚能阵,聚风能、太阳能、水能、雷电能,供工场制造和农场的土壤维护、种植和家禽家兽的养殖;人们的日常也是用晶石:晶石灶,晶石炉,晶石壶,晶石灯,晶石供暖管、调温系统,晶石阵造房,晶石地车,晶石飞车,晶石舟船,晶石空舰……”
萧桥听得神往,不由问道:“那晶石的价格一定很低?”
不然怎能让民众日用?
萧琰回想玉简中的记载,仔细比较过后说道:“大约跟咱们大唐的粮价差不多,是民生必需品。那时的灵石矿丰富,而灵石矿不会全然是灵石,会有很多伴生矿石,虽然不蕴含灵气,但也是次能量矿石,巫族看不上视为劣等矿石,但里面的能量却可以让普通人族使用,经过简单的冶炼加工,就成了能量晶石。这种伴生矿石比灵石矿本身的储量还多,因与灵石伴生,杂质极少,冶炼提纯不会复杂,简单的提纯阵法刻入炼炉即可,造价不高;何况巫族也不会让晶石价高,影响人族基础的发展,价格也就成米粮价了。”
萧桥唉一声。
萧琰也有叹意,接着说道:“像煤、猛火油(石油)这些矿物,都是经亿万年才形成,远古的时候,巫族难道会没有发现?只是不蕴藏灵气,杂质多、能量密度又低,远不如晶石矿,巫族不入眼,普通人族也看不上。”
今日人间,却是需要这种“不入眼”的能量推动前进。
萧桥又唉一声,“现在不是远古了。远古才是地大物博,现在……唉,咱们大唐是地大,跨洲跨洋,但物博,这比不上,真没法比。”
说话间马车已经抵达了内外区分界的环形道。对面,人流车流显然比这边多,骑马的年轻人也有。两人遂下了马车,换乘随从的马,马上视野更开阔。留下马车和两名随从候在这边,只带了一名随从过街。
骑马越过宽道时,萧桥说道:“你说的是这个道理。”
萧琰说的是人不负大地,大地才会厚载人。
萧桥叹气道:“但现在不是远古了。咱们没有大米价的晶石,也没有随处可用的法阵、符阵。天地不厚载我们了,没有这么多灵气给我们任意取用。”
他抬起手臂,短促有力的挥了一下,“像你说的,总有个取舍。大地的生命怎么说也还有个几十亿年吧,就算被咱们折腾了,只要不是云端摧山倒海的力量,怎么说也能折腾个几亿年,不说几亿年,只要给咱们人间一万年,不,只要一千年,高速的、跨越式迈进,人间的力量足以强大到破天,整个人间跨出星河,亿万星辰中,必能寻到另一个大地。再者,”他又说道,“当技术跨越到我们有能力回养大地了,我们再弥补,也能改善一部分。”
萧桥的取舍,是取人族的高速发展,舍大地的长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