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不要脸

两仪殿内,关于调拨粮草、军械、兵力的议事已经结束,除了代州、灵州赴任的将校之外,距离最远的陕东道大行台的兵力也已经赶到了延州,虽然数量只有五千人,但战力极强,又由尉迟恭这样的名将统率。

当年李世民中原一战擒两王,那是一场持续了一年多的长期战事,李世民麾下兵力一度超过十五万,那是李唐的膏华所在。

战后李世民在洛阳筹建天策府,部分兵力随李孝恭攻略荆襄、淮南、岭南,部分兵力北返关中,还有一部分兵力北上接手很快就降唐的河北,但也在洛阳留下了不少的精锐。

甚至李世民的玄甲兵的一部分就在洛阳。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支军队只受秦王李世民的指挥,别说李靖、李善,就是李渊也指挥不动,而这支军队虽然多年未上战场了,但精锐绝不亚于代州军、灵州军。

将这支军队调入关中,补入延州军,一方面是李渊对李世民展现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李世民对李靖展现的态度。

除此之外,陕东道大行台多位官员被调入朝中,曾经在天策府内与薛收齐名的陕东道大行台左丞韩良出任兵部侍郎,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蒋国公屈突通调任工部侍郎。

留在洛阳的陕东道大行台民部尚书温大雅出任右仆射,代李世民执掌陕东道。

显然,虽然是在备战突厥,而且也没有对东宫的势力动手,但李渊明目张胆的给秦王加权,这是在做易储的准备。

其他宰辅都陆续退下,面无表情的太子李建成已经懒得再演戏了,径直回了东宫,只有李世民与窦轨留了下来。

“肯定不是李怀仁所为。”窦轨很确定的说:“应该是张仲坚。”

顿了顿,窦轨补充道:“早在泾州一战的时候,李怀仁就提及,薛万彻胜则大胜,败则大败,所以其实薛万彻出任夏州总管并不妥当。”

李世民微微点头,“那数千骑兵驻扎盐州……”

“是赵国公苏定方尚未卸任灵州道行军总管时候与臣议定的。”窦轨坦然直言,“就是唯恐薛万彻贸然出击,以至于局势糜烂,如今张公瑾调任夏州总管,数千骑兵迁回灵州,无可厚非。”

“而且盐州本就是分界,突厥若是南侵,可能是灵州或夏州,但不可能选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