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对此也是懒得理会,你们自己玩吧,反正这皇太极打完朝鲜,下一步就是直逼京城了。你们留在京城的官员们就好好守城吧,至于自己,反正是安全的,本来就不在京城,到时候再来一个消失,你们哭去吧。
朝堂的拖延一直持续到崇祯九年的十一月,皇太极登基事宜结束后,又准备了五个月终于准备好了十万大军,准备踏平朝鲜。
此次行动与以往对大明的劫掠不同,皇太极此次是冲着灭国而去,因此准备时间较长。
崇祯九年十二月一日,我们的新兴国家大清开启了它的立威之战。
皇太极对此战格外重视,大军阵容堪称豪华,代善、多尔衮、多铎、多罗、岳托、杜度等能叫得上名字的将领悉数出动,可惜豪格贝勒未能参与其中,只能在下面给他们默默祈祷了。
朝鲜军队面对如此强大的清军,肯定是毫无还手之力,被打得节节败退。
明朝朝廷得到消息以后,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赶紧挑选将领前去支援。
苦于实在是没人啊,也没有人愿意去,都知道抵挡不住的。挑来挑去,就选中了陈洪范。
这陈洪范本就是投机倒把之辈,接到消息后,心中那是一万个不情愿,他所管辖之地人马不过一两万,如何支援?
于是,他也如朝廷一般,采用了“拖”字诀。
等到十二月底,朝鲜国王已然投降了,陈洪范才带着集结好的两万军队准备入朝。刚刚启程,这鲜国王投降的消息就传回来了,他立刻带着手下人马头也不回地跑回了皮岛。
崇祯十年初,经过半个月的“商讨”皇太极与朝鲜达成了最终协议。
协议主要内容包括:
朝鲜对大清称臣纳贡,断绝与明朝的来往;
朝鲜向大清派遣质子,;
派遣军队归于大清指挥,日后参加对明廷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