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的这种态度着实把姜逢元给吓得不轻。此时的他,已然顾不上什么党派之争,也不再去计较那些利益得失了。他当机立断,当场脱掉官服,毅然决然地表示要回乡养老。
本来呢,他的年纪确实也不小了,早就应该退下去安享晚年。可奈何他资历老,而资历老往往就意味着能够霸占着更高的位置,所以他一直紧紧霸占着这个位置不肯放手。然而,这回情况不同了,他可不能为了利益就不要命了啊。
这礼部尚书的位置空缺了,那可不行。不能没人去辽东合适啊!
于是很快,礼部右侍郎黄士俊就被大臣们推举了出来成为新的礼部尚书。这效率简直高得惊人,刚刚姜逢元说不干了,仅仅半个时辰,新的尚书人选就被确定好了。这速度之快,简直让人怀疑这还是那个拖沓的大明朝堂吗?
黄士俊这个人没有加入任何党派,为人倒是颇为正直。也正因为这一点,他在朝中缺乏有力的靠山,所以当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的时候,他就被推了出来。
让人意外的是这个黄士俊倒是欣然接受了这个安排。毕竟,若不是这种特殊的机会,他也不可能有上位的可能。而且,他心里清楚,以首辅周延儒的性格,绝对不会将自己置于必死的境地,所以他并不认为自己真的会被派去辽东。
周延儒看到姜逢元辞官,自己也想学他的做法。但东林党的人可不答应,他们好不容易把控了内阁,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放弃呢?而且,如今已经丢了礼部尚书的位置,可不能再将内阁首辅的位置也给丢了。
于是,东林党的官员们开始四处游说大臣们。
经过漫长的三天时间,大臣们才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他们赶紧给崇祯传消息,声称皇帝不在京城的时候,需要内阁首辅坐镇,所以内阁首辅不能前往。使臣团由礼部尚书率领。最为奇葩的是,他们还加了一条询问:
“陛下身处潼关,正好无事,为显我大明大国威严,不如亲自前往,也能壮大明国威。”
这当然不是大臣们商量的结果,而是他们身后的士族族长们商量以后提出的。至于那些无党派的官员们,也无奈接受了这个提议。自己身后的那些个小士族,也给他们传了听从大士族命令的消息。
当然,士族族长们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只是顺便暗暗地威胁一下崇祯皇帝。大臣们本来不想加上这一条,他们深知以崇祯的脾气,收到这封信后不定会干出什么疯狂举动呢。但传信的人说了,必须加上这一条,他们最终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崇祯收到信之后,大脑瞬间宕机了。这是要干啥?让自己也去留趟学?呵呵,真是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