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这才继续道:“张良会刺杀大王,正是源于国仇家恨,他内心期望能复兴韩国。因此,在秦末各方反秦,张良遇到沛公后,虽和沛公一见如故,但并未完全相辅沛公。心中仍不忘故国!”
“不过张良当时也已为沛公谋,沛公能安然度过项羽设下的‘鸿门宴’,便是张良看出沛公有危,机智化解。”
“直到韩王成被项羽杀死,张良才全心辅佐沛公,为沛公出谋划策,以‘下邑之谋’扭转沛公和项羽之间局势,让楚汉争霸从楚强汉弱逐步转变为汉强楚弱。”
听到这儿,嬴政插问了一句:“那项羽可知张良之智,缘何杀韩王成?”
李念想了想,回道:“项羽杀韩王成是在‘鸿门宴’后,且张良与项羽叔父项伯相熟,臣以为项羽当知张良之智。”
嬴政道:“既如此还杀那韩王成,岂不是绝张良忠韩之心,反为沛公添一助力?”
李念也不知道项羽那大脑袋瓜是咋想的,杀韩王成完全没好处的事,他就硬这么干了,你要杀也事先布好局,将张良一并给杀了啊。
最终搞成韩王成死,张良跑了,没了韩王成束缚,张良到了刘邦那,不得彻底放飞自己的才智?不弄死你项羽才有鬼!
韩王成不死,就算张良和沛公眉来眼去,不会投靠你项羽,但也不会全心全意给沛公出谋划策。
项羽亲手把束缚张良的绳子给砍断了,还跟张良结了深仇……
因为秦灭韩,张良都敢去刺杀始皇,你项羽杀韩王成,张良确实在武力上打不过你,报不了仇,但智谋上还不行?
嬴政道:“由此中可见,项羽此人和沛公相争,最终落败,不冤矣!其当是颇有勇武,却无智谋,只看前因,不观后果,颇为自大。”
李念点头道:“大王慧眼,项羽此人的确如是,虽有霸王之勇,却无君王之智。在‘鸿门宴’、‘下邑之谋’外,张良还曾驳郦食其分封之言。”
见嬴政对他说的“分封”来了兴趣,李念忙解释道:“那时不是沛公已得天下时,而是尚在楚汉争霸,沛公被困于荥阳,询问群臣有何对策可解当时危局,郦食其献计复立六国,言六国君臣、百姓必将感戴沛公之德,危局可解。”
嬴政听后,觉得咋听着这么耳熟呢,想起来了,淳于越好像也是这么说的,遂问道:“此郦食其与淳于越是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