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正规军和剃发易服

手机里的大明朝 叫天 4254 字 1个月前

当黄得功、刘肇基他们这些将领,随着崇祯皇帝回到城内军营之后,崇祯皇帝便对他们严肃的说道:“新的武器必然会导致战法变化,今日你们且回去好好想想,拥有这些武器之后该怎么打仗?”

黄得功他们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当然知道以后的战争形势绝对会和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他们都不约而同的点头回应道:“末将遵旨!”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继续交代道:“等到明日开始,朕会召集诸卿商讨新的战法。”

虽然朱海军有根据历史上的一些战例,给出一些战法总结,但他毕竟是没有打过仗的,因此只能算是纸上谈兵。到底崇祯位面这边最适合的打法如何?还是要靠这些经验丰富的武将去琢磨。

至于洪武位面和永乐位面那边,并没有装备大型无人机以及膨胀式前装线膛燧发枪。因为对于这两个位面来说,普通的燧发枪已经足够用了,领先这个时代很多,因此没必要浪费时空通讯能量去传送有关的设备。

也是如此,洪武位面和永乐位面那边并没有经验可借鉴。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崇祯皇帝便召集这些武将开始商讨新的战法时,他发现这些武将似乎都有黑眼圈。

这肯定不是认床的问题,否则就不用打仗了。

能让这些武将都睡不着觉,原因应该是有且只有一个:就是昨天新装备的展示,让这些武将都睡不着觉了。

新的战法讨论会,一连持续了三天,几乎每个武将都踊跃的发言,针对各种地形、敌人的兵种等等,商讨不同的战法。

而三天之后,新到的一万多将士也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整编。接下来便是学习军规,学习识字,融入太平军的时期。

在这個时期内,黄得功、刘肇基等人也不例外,同样要学习军规,学习识字。

总体来说,新来的武人,对于军规军纪,还有崇祯皇帝定下的土地归公法,都没什么异议。

反而是文官这边,对于军规军纪没疑问,但是土地归公法还是提出了异议。代表人物便是已告老还乡的扬州人张伯鲸。

就听张伯鲸恳切地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无主之地,全部收归朝廷所有,这个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有主之地如果要归朝廷所有的话,怕是有失公允。就算朝廷用钱收购这些土地,可作价几何为好?还有土地归属到底是兼并得来,还是祖传留下,也不容易查清!”

边上的王承恩听到他这话,便立刻出言呵斥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谁敢非议,便是反叛朝廷……”

他这话没说完,便被崇祯皇帝伸手阻止了。然后,崇祯皇帝看向张伯鲸,对他说道:“去年的时候,京师的建虏发布了跑马圈地令,你看京师那边可有人敢反对?”

去年十月开始,多尔衮便发布了跑马圈地令,即建虏策马驰骋,一些人则拿着绳索等物,将奔马所经过的地方加以丈量,分给建虏的王公大臣和八旗兵。

虽然建虏表面说被圈占的土地是明朝的皇庄、王庄、官田和无主荒地。但实际上如何,在场的这些人都是有脑子的人,自然知道真实情况如何!

那些丢失了土地的人,要么被强行迁移到张家口或山海关外定居,这就是所谓的“拨补”。如有执意不愿外迁的,要么成为包衣奴才,要么命令他们和未被圈占的农民均田耕种,分屋居住。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抢地行为。

此时,崇祯皇帝说了之后,见张伯鲸等人都没再说话,他反而就继续说道:“建虏会有多少人口,入关之后都会强占土地,你们可以想想,只要他们在的地方,肥沃粮田必定落入他们之手。”

“朕的土地归公制,非是为一己之私,朝廷所有,便是天下百姓共有。赋税革新,皆随此一起。不但能实施耕者有其田,且百姓负担会大大减轻。如此,不管对谁都有好处。”

“如今乱世之下,田赋账册好多都是一笔糊涂账。既然如此,凡是说不清楚的,一律充公。拿出真凭实据,确实是祖传的,就按朝廷所定价格收购,任何人不得违背。”

崇祯皇帝说这么多话,其实就说了两点而已。

如今天下大势,实力最强的就是建虏。但是他们跑马圈地,压根就不会跟你客气,直接就把土地占为己有了。

相对于他们的跑马圈地来说,崇祯皇帝所定的策略反而要更公允一些。回头天下百姓怎么选?虽然不言而喻。

当然了,真正的天下百姓肯定不用说的,主要是那些有地的地主,他们的利益就会受损。

不想承认崇祯皇帝定的这个策略,那也没关系,他们去投靠建虏好了,到时候说不定更是血本无归。

规矩就定在这里,想要讨价还价的,那也是没门。崇祯皇帝从一开始就没想着会和他们妥协,给他们讨价还价的机会。真要那样的话,当时他直接快马南下去南京了。

经过这么一个插曲之后,文武两边就都没再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崇祯皇帝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军队这边。

如今的太平军将士,一共有三万人左右。

虽然后面加入的一万多的太平军将士才刚来,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是久经沙场的将士,反而算是真正的老兵。把他们打散编入太平军中,能更快地提升军队实力。

随后,崇祯皇帝对军队重新进行编组,任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