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正在想着呢,忽然就听到他娘说道:“标儿,事情很严重么?”
朱标听到问话,便抬头看向他母后,略微想了下,便如实告知,说完之后,他有些忧心地说道:“母后,不管我在不在,这样的案子,我其实都不愿意看到。您说,该怎么未雨绸缪,尽量减少这种事情发生为好?”
马皇后听完了,不由得也是微微叹口气道:“这种事情,娘是相信你爹有分寸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这么做。按照海军所说,蓝玉等人,确实嚣张跋扈。他的为人,你应该也有了解。如果他们都和你徐叔,汤叔一样,肯定不至于被你父皇处置!”
如果万一他们还是和历史上一样不在了,最后还是孙辈继承皇位。如果这些功臣能拥戴老朱家,不会搞事,那朱元璋也不可能除去这些开国功臣。
马皇后说完之后,想了下又补充道:“你要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方面辅助你父皇尽量治理好朝堂诸事,让那些跟随你父皇打天下的老兄弟们能遵规守矩;剩下的,就是你自己要保重身体。另外雄英那里,就由我来照顾,其他事情,我就没法再操心了。”
说起来也是倒霉,朱元璋尽力培养的接班人,太子朱标死在了前头,皇太孙朱雄英也死在了前头。这两人,可是他安排的第一、第二顺位的大明朝皇帝接班人。历史上类似这样的接班人接二连三没了的,确实比较少见。要怪,是不是怪朱元璋活得太久呢?
此时,朱标听到他娘的话,也没有其他话可说,兴致不高地开始写对话奏章。对于这个蓝玉案的内容,他也没想着隐瞒,不给朱元璋汇报。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他才拿着这个写完的对话奏章去见他父皇。
朱元璋正在武英殿处理政务,抬头看到儿子进去,便略微有点诧异地问道:“今日为何来得如此之晚?”
虽然说对话时间似乎越来越长,但是相邻对话之间的时间相差却是不多的。这一次,朱标明显比上一次要晚半个时辰左右,他就有点奇怪了。
朱标听到问话,一边把对话奏章呈上去,一边回答道:“今日海军贤弟给了一些资料,儿臣抄录下来,花的时间长了些。”
朱元璋一听,有些好奇,便一边去接对话奏章,一边顺口问道:“什么资料?”
朱标听了,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对殿内伺候的内侍宫女道:“你们都先出去吧!”
这些内侍宫女一听,都有点意外。因为平日里皇帝和太子说什么都没有回避他们的,包括有关那个海军贤弟的事情,但是这一次,却要他们都出去,这还是第一次遇到。
不过他们也不敢怠慢,听到朱标的话之后,看了一眼朱元璋,见朱元璋没有反对,便一起施礼,然后就退了出去。
朱元璋知道这次对话的事情估计比较严重,便也不多话,当即打开对话奏章看了起来。
这洪武十五年的他,还真没想到自己会在十多年后再杀那么多人。因此,看完之后,他也不由得沉默了。
此时的他,已经在处理郭桓案,对于贪官污吏,他是绝对不会手软的,正要挥屠刀呢!
但是就在这样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又会在以后举一次屠刀时,心中多少是有点想法的。
朱标看到他父皇面无表情,沉默地又翻对话奏章,他反而劝起朱元璋道:“父皇,儿臣和雄英都好着呢,所以这个蓝玉案应该不可能再发生了!”
听到他说话,朱元璋把这份对话奏章合上,然后抬头看向朱标,有点感慨地说道:“当家是真难啊!要是他们都好好的,爹也不会动手的。”
朱标听了,正想说话呢,就听朱元璋已经接着说道:“文官贪财,武将跋扈,皆视大明律法于无物。爹苦口婆心地告诫他们,甚至杀也杀了不少,可就是不绝。以后就算你继位为皇帝,只要那些文官武将依旧如此,爹不杀他们,你也是会动手的!”
朱标一听,顿时沉默了。
看他这样子,或许是以为他不是很认可,朱元璋便又继续说道:“郭桓案,盗卖官粮,并且还是诸多衙门,各处经手之官员勾结起来盗卖官粮,如若年节丰收还好,可一旦遭遇灾年,如此之多的蛀虫,必然会饿死无数百姓。他们活不下去便会造反,天下还能安稳否?”
看到朱标在听着,他便又继续说道:“如今还是开国之初,但是军中逃兵甚多。究其原因,皆是各级武将视兵于奴仆,肆意鞭打欺压。如若军中一直如此,军将不稳;而军不稳,则国不稳。”
说到这里,朱元璋都轻轻叹了口气道:“爹每每想起这些,都是夜不能寐啊!也就是爹能掌控朝局,军中又有老兄弟支持,才能开杀戒狠杀这些文武不正之风!非如此,这江山怕是难以持久!”
要是有可能,谁不想自己有个好名声。可一旦好名声和江山之间做选择,朱元璋也是不会犹豫的。
朱标听了,这才明白他父皇的那些杀伐并不只是因为皇位继承有变的问题,而是问题就存在,不管是谁继位,总要解决这些问题,杀人的刀,是谁来握的区别而已。再着,就是杀多杀少的问题。
这时候,他也想起来,好像朱海军说过,父皇重典治官,至少保了大明江山百年,这是大明朝的官自己评论的。
大一统的王朝要长久,真的是不容易。历朝历代,也就是汉唐久一些而已,宋可以算半个。父皇在原本历史上开创的大明朝能有将近三百年,说明他的法子也还是管用的。
但是,有没有好办法,既能保大明江山长久,又少一些杀戮,让父皇在后世的名声能远超秦皇汉武,成为华夏皇帝第一人呢?
朱标想到这,就立刻想到了朱海军,便马上对朱元璋说道:“父皇,要不我们问问海军贤弟,说不定他能有一些见解可为父皇所用?”
朱元璋听了,露出一丝苦笑,摇摇头道:“这是治政,古今无差,和海军那个时候厉害的科学技术关系不大,他的阅历太少,能有什么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