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不敢渡太多的人马,试着渡了一个百人队过去,觉得各方面问题不大,这才开始大规模渡河。
辽军这边刚开始渡河,巨鹿城头上的守军就发现了,急忙禀报县令虞彻。
虞彻晚上没有回府休息,而是在城下的军营和将士们一起吃住,就是为了能及时获得辽军的消息。
他闻讯登上城头,见辽军已经开始用木筏载了一小队辽兵过河,看来是先试探一下。
“守备营准备!等辽军渡过河来,趁其人数不多,立足未稳之际,火速攻击,将其歼灭!”
“是!”
守备营一千多人立刻做好了攻击准备。
他们手持长枪和厚背大砍刀,分成两列在城门口待命,只等城门大开,就冲出去杀敌。
辽军显然低估了宋军誓死守城的决心,以为此时的宋军一定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他们用十只木筏将一个百人队安全送到对岸,这才开始大规模渡河。
城头上的虞县令见时机已到,下令开城门出击。
一千多守备营犹如猛虎出山,呐喊着冲向了岸边的辽军百人队。
辽军百人队虽然人数少,面对着十倍于己的宋军一点也不慌乱,抄起铁骨朵就列队迎战。
由于攻城用不到战马,是以这次渡过来的只有士兵,战马等城破后再渡河也不迟。
身披重甲的辽军一半的实力依靠战马,不然他们的行动就会受到很大限制,无法来去自由。
面对蜂拥而至的宋军,辽军没有后退一步,反而迎了上去。
辽军百人队瞬间就被宋军淹没了。
虞县令站在城头观战,在他看来,这场毫无悬念的战斗应该马上就能见分晓,将以宋军彻底屠杀辽军为结果。
他把目光看向河对岸,对岸的辽军并没有表现出慌乱的景象,依然在有条不紊的往木筏上运送士兵和攻城器械。
难道他们竟然不担心这一队士兵的死活?
辽人还真是冷血啊!
虞县令心中感叹,再次把目光看向城下的战团。
怎么还在缠斗?
区区一百人我军竟还没有解决战斗!
就见那支辽军百人队,明晃晃的铠甲在宋军的包围下格外显眼。
他们没有抱做一团被动挨打,反而在往前冲锋,所到之处宋军辟易,就像一把利刃切开了一个面团。
怎么会这样?
虞县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究竟是辽军太强大还是我军太弱小?
看这个情况取胜竟然有些奢望。
虞县令下令鸣金收兵,辽军的木筏已经渡到了河中间,再不撤回来,等到辽军大队人马过了河,想撤也来不及了。
一千多宋军丢下了几十具尸体退了回去,辽军百人队也没有追击。
他们身上的盔甲挡住了宋军的攻击,只有不多的士兵战死,少数人受伤。
随着辽军的木筏纷纷靠岸,大队的辽军开始在城下列队集结,这让城头上的虞县令和守军都担心不已。
辽军确实厉害,超乎想象的强大,面对这两万人的重装之师,每个人心里都没底。
城里只有一千守备营和两千民团,兵力如此悬殊,看来城破是迟早的事。
虞县令已经下定了与巨鹿县城共存亡的决心。
“把所有的守备营和民团都调到城头上来!”
“滚木、礌石准备好!”
“誓与巨鹿共存亡!”
虞县令双目圆睁,神情慷慨而又悲壮。
辽军经过七八次的木筏摆渡,已经将大部分士兵渡了过去,这边岸上还有一千多人留守,以及大量的马匹辎重粮草。
渡过河去的辽兵略做休整,便准备开始攻城,他们派出大量的弓箭手向城头的守军放箭,以期杀伤宋军,压制其防御力量。
紧接着云梯队开始快速接近城墙,很快就搭在了城墙上。
城头上的守军开始放箭,阻止辽兵靠近,由于辽兵身穿厚重的盔甲,羽箭射到身上几乎是无功而返。
被精选出来的登城士兵手持铁骨朵和战斧,开始沿着云梯往上攀爬。
守军在城下辽军的箭雨攻势下伤亡不小,只好用木盾防守,如此就无法兼顾攻城的辽兵。
虞县令在两个军士的护卫下始终傲立城头,此刻见辽军的铁浮屠上来了,急令放滚木礌石。
城头上的守军发一声喊,搬起沉重的滚木礌石对着云梯就砸。
就见滚木沿着云梯滚将下来,把上面的铁浮屠砸的骨断筋折,倒栽下去。
城下的辽军弓箭手趁机射杀露出半个身子的守军,又给宋军造成了一些伤亡。
伤亡的宋兵被民团的人抬下去救治,预备士兵随即顶了上来。
虞县令见城头的守军伤亡越来越大,简直是心如碳烤。
这还只是辽军的第一波攻势,若是再持续一段时间,结果孰难预料。
虞县令亲自守城,守军们也是内心感动,都在拼了命的死守。
城内的老百姓也行动起来,自发的给守军送水送饭,运送各种守城物资。
萧四海见宋军虽然抵抗顽强,但显然兵力不足,无法防守多点进攻。
遂下令扩大攻城范围,分别从正面、东面和西面强势突破。
虞县令见敌军突然分兵进攻,急忙调兵进行防守,冷不防一支冷箭从城下射来,正中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