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早前发下话来,谁动救灾银,无论数额多少,当斩!
康靖良父子俩初时被吓到,老实了半年。可过手那么多救灾银不是自己的,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简直无法入眠。
日子久了,似乎觉得那个“当斩”也就是公主的口头禅,于是将魔爪伸向了救灾银。
他们做得隐秘,监察官费了许多劲才查到实质证据。就算公主离开了幽州,康靖良父子一样会被送往京城行刑。
时安夏就因为等了康尘砚几日,竟还等来了康家的罪证。正好,一并收拾清理了。
只是她没想到,自己在这节骨眼上,还碰巧给康尘砚撑了个腰。
袁氏此刻瘫软在地,只觉惊雷一个个砸她脑门上。
她一个妇道人家,在后宅作威作福,却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听着监察官罗列康靖良二人种种罪状,尤其听到那句“无论数额多少,当斩”,当场就吓晕了过去。
康家的喜悦荡然无存。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是刻在骨子里的,甚至还有连坐的恐惧。
明德帝废除株连制尽管已写进了律法,但谋反除外,且推行到地方上还需要很长时日。
加之大家族里有人犯事,或多或少都会牵扯出一大串人,例如应家便是如此。
京城应家参与谋反,几乎被铲了个干净,就连宫里那位娘娘也没能幸免。
然后就是崎州洪县的应家,在当地只手遮天,搞得天怒人怨。
这些家族除了特别小的孩子,包括妇人都没几个是干净的。是以朝廷派下去的官员查完,处理的就是从上到下一大群人。
不明真相的百姓,则认为株连制实则依然存在。此时的康家也是这么认为,个个脸色发白,颤颤巍巍,甚至还有人哭出声来。
康祖之却是知道,株连是不可能株连的,尤其刚才海晏公主才给了赏赐。
他活了几十年,什么心眼子没见过,知海晏公主是在透露一个信息,该赏不会吝啬,该罚不会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