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嘴上说着,心里却是泛起了嘀咕,开什么玩笑?
张国维也就罢了,虽然出自东林书院,但却并非东林党,可吴宏济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东林党。
东林书院虽然是大明教育失败的产物,成就了东林党。
可也不是每个出自东林书院的人都是东林党,反而言之,东林党的人也并非全出自东林书院。
就好比后世的黄埔军校,大部分投身于国军,可也有一部分投身成了红军。
这里又要有人说,既然张国维不是东林党,那为什么杨士聪和陈必谦要推举他做工部尚书,温体仁一伙为什么又把他当成东林党?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后世的上帝视角,这个时期,其他党派的官员习惯于将出自东林书院的官员不分黑白的打上东林党的标签。
而东林党的官员,也习惯于将出自东林书院的人当成党羽。
听崇祯说让张国维担任工部侍郎,孔贞运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本来就只是按照与温体仁的约定提上一嘴,可不是真想把张国维推上高位。
是以此刻,孔贞运只是躬身淡淡说了一句“就依陛下所言,下朝后,老臣即刻给张国维发调任文书”的话后便退回了朝班。
孔贞运的所作所为,崇祯看在眼里,不由提起了几分警觉。
要说你推举张国维是出于公心,那么推举吴宏济又算个什么?
这其中的意味值得深思,要这点警觉都没有,那也太侮辱“穿越仔”这三个字了。
孔贞运刚退回朝班,工部尚书郑三俊便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有本奏。”
事儿可真多,崇祯忍不住抬手揉了揉发胀的额角。
“准奏。”
得到崇祯首肯,郑三俊这才接着道:
“启奏陛下,微臣遵照陛下此前的旨意,向北地受灾较重的各州、府、县,派出精干人手招募灾民兴修水利;
可由于当地受灾百姓基数庞大,工部根本要不了那么多人,因此灾民时常会因为抢夺工位而爆发冲突。”
“灾民冲突一起,影响水利工程进度不说,长此以往怕是要起祸端,微臣无能,实不知该如何处理。”
“另外,工部的水利工程总有做完的一天,到时这些灾民又该何去何从,如何安顿,微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郑三俊壮着胆子,把这些天以来碰到的问题一股脑的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