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逐客

过去,一千五百石粮食,所需要的民夫至少千余,还需要牲畜、车辆一路上的损耗也十分惊人,想比起这海运,真真是典型的劳民又伤财。

“当真绝妙啊,只需要十数艘巨舟,便可将数万石粮草十日之内,转运千里之外,其损耗,与过去相比,当真是可以忽略不计。”

“常二哥啊常二哥,小弟一直觉得您脑子活,今日方知,还是小觑了您。”

朱棣此刻,硬是起身朝着常二郎抱拳一礼,这才又一屁股坐了回去,兴奋地连连搓手不已。

“可是海运若是遇上风浪,一旦有个折损,那可也不是小数目。”

“理是这么个理,那就挑日子呗现如今,我们上海海事局,已然能够做到,最长可以提前三日,最短也能够提前一天到两天,就能够知晓是否有台风袭击我大明海疆的消息。”

“只要提前做好防备,海上的船只能够及时收到消息,及时进港避风,那么就会极大的减少损失。”

“何况哪怕是有折损,也远远要比陆路运输的损耗小太多。”

台风预警那是不可能预警,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气象卫星,可并不妨碍人用肉眼观测。

现如今,在大明沿海的不少岛屿上,都有那些海事局的成员在那上面驻扎。

住的是那种牢固得一逼的水泥浇筑的房子,哪怕是十二级以上的台风刮来,一样也没个鸟用。

之所以要驻扎在那些地方,为的就是在台风季节之时,及时观测到台风的动向。

利用信鸽及时地将那些预报点的情况汇总之后,绘制图谱。

如此一来,就能够大概知晓那台风的走向,及时提醒那些海船记得进港或者是就近寻找避风地点。

这一两年,就靠这样的手段,极大地减少了海商们的损失,现如今,不论是那泉州,还是福州那些地方,也都有样学样。

哪怕是他们照猫画虎,画得不是很全面,可好歹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随着那朱棣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常二郎则是给出一个又一个的解决方案。

到得最后,朱棣眨巴着两眼,扳着手指头算来算去,真心觉得,常二郎的手段实在太牛逼。

这种类似开中法的做法,然后又用海船来进行海上运输,极大的减少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