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监赵安夜半放火,趁着混乱逃出王府,又蹲在拉夜香的木桶里蒙混出城。
老头子是个忠心的,跑死了两匹马,方才于第三日深夜见到王世子郑梉。
郑梉听闻老父亲病重,三叔郑杜有图谋不轨嫌疑,在惊惧的同时也怀有一丝幻想。
三叔是个老实人,从不参与党争,对父亲也极为恭顺,怎么可能造反呢。
好吧,其实他是相信的只是不愿意相信,因为赵安将国玺都带了来。
他派去升龙调查的密探前脚刚刚出发,前来催他回京的信使后脚就到了,言说平安王病重,要他马上回去,十万火急!
郑梉彻底死了心,丢失国玺这么大的事,信使居然提都没有提。
这个时候回去,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个晚上,郑梉强忍悲痛,同幕僚密议,生死存亡,何去何从,今晚必须要定下来!
父亲生死不知,即便活着,大抵也被郑杜控制,而郑杜还掌控着御林军与小皇帝!
为今之计,也只有挥军升龙,从郑杜手中夺回本该属于他的权力。
可若回军升龙,那明军怎么办?
一旦明军得知郑家内战,那还不追着屁股打过来,就还有其他几股势力呢,同样会纷纷下场。
细思极恐,分崩离析,万劫不复啊!
一个艰难的决定摆在郑梉面前,要不要同明军议和?
而所谓的议和,也就是要卑躬屈膝,屈辱的接受朱家小儿提出的霸道条款!
几经商议,除了和谈,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在同阮氏使者会面之后,陶春在震惊之余,心中的疑点却越来越多。
那使者是来求封的,言说郑松病死,王位将由郑杜接任,希望瀛王能够代为上表,获得大明皇帝敕封。
为此,郑氏愿意放弃下龙湾以东原安邦镇领地,两方划界,永为宗藩,从而结束战争状态。同时,郑氏还希望尽快恢复同大明之间的正常贸易,并承诺将开放港口,关对大明商贾税收将同瀛州协商。
这些条款相当诱人,但只要稍微发散联想,不难推测郑杜是个阴谋篡位者。
即便郑松死了,但他还有八九个儿子啊,何时轮到弟弟继承大位了?难道他儿子死绝了,不能够啊,对岸的郑梉就还活的很好,而且兵强马壮。
看来,郑氏内部有大变故!
当朱常瀛拿到会议内容,以及陶春的分析报告之后,只能说高兴不止一点。
朱老七并没有亲自接见郑杜派来的使者,事实上郑军至今怕也不知道是朱常瀛在坐镇指挥这场全面战争。
高兴之余,朱常瀛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条款里怎么没有提及如何处置那个小皇帝?”
陶春回道,“殿下,臣也向郑杜使者严肃谈及此事,只是使者避而不谈,最后也只说要回去向郑杜请示。”
“那这算什么,浪费时间么?”朱老七不满道,“下龙湾以东本就不受郑氏控制了,至于通商也是对郑氏的好处大于我方,这个郑杜完全没有诚意啊。”
“是,臣也是这般想的。只是咱们的密探迟迟没有消息传回来,郑氏内部产生了何种变故也不得而知。”
“臣以为,眼下还是要观望局势,待有进一步消息之后,再提出新要求,给郑杜压力也不迟。”
朱常瀛也是这样想的,郑松这个老货可是奸诈的很,万一他没死而是一个圈套呢?他这边撤军,然后老家伙又活了,如果这样岂不是要被安南人笑话了?
然而事有出乎预料,郑杜的使者还没有离开,第二日又来了一位郑氏使者,只是主子不同了,是郑梉派来的使者。
同样,陶春在旗舰会议室里接见来使,而这一次朱老七坐在屏风后安静的听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