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珠也是怜惜她要抚蒙远嫁,一言一行都教导的很仔细,为的就是让她们以后的日子能够不那么费劲。
二月初七康熙遣大学士张玉书,前往曲阜致祭至圣先师孔子。
康熙则是领着众位十六岁以上的阿哥们巡幸几甸去了,就连一直被留守京城的胤祎也给一并带走了,这也是对众皇子们的一个考察,看看他们在上书房的学习成果,毕竟年岁都不小了,也该到了为朝廷分忧的时候。
趁此机会雅利奇则是安排起了书屋的事情,虽说康熙还未正式下旨,不过她总要先安排好人手,还是要由智能机器人掌管的好,能够尽最大可能得避开混乱。
二月十八康熙又领着一行人回到了皇宫里,却是给雅利奇带来了惊喜,给要在京城和直隶地区,推恩施行的书屋起名秋实书屋,意思简单明了很好理解。
令雅利奇高兴地就是书屋终于能开了,她只想更多人能够明白是非曲直,学会自己动脑子,明白这个世界的另个一个层面,这样她以后推出的一些超前东西,推广实施起来也能更好被理解。
推行秋实书屋的旨意刚一下达,不出所料的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反对,大多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事情,就是不识字的百姓们都在议论纷纷,有那脑子灵活的已经想到了惠及子孙的好处。
就在世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康熙将自己的两个哈哈珠子曹寅、李煦,分别派往了江宁织造府和苏州制造。
谁都知道皇帝派他们去,自然不是真为了织造各种衣料布帛,去江南充当康熙的耳目,监查两江三省这个最富庶之地才是目的。
雅利奇好奇之下也关注过这两人的密折内容,多是关于当地雨水、收成、米价、疫病、官员名声、奇闻怪事等等。
虽说这两人只是个五品官,但他们从差遣上是属于内务府外派,也是可以专折奏事,从天灾人祸、地方民情。甚至是笼络当地文人的思想倾向,再到校刻刊印古籍,无所不包无所不问。
雅利奇还看到李煦甚至还在苏州种植着一百亩稻田,所产的米是专贡给给康熙的御田胭脂米,雅利奇吃着也觉得味道着实不错。
不过由他们在那里也能省下雅利奇许多事情,不用让阿二再事事给康熙通风报信,就是以后南巡的事宜要早做计较,免得以后留下亏空还要算在自己儿子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