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灵植基因库终极
“净土计划”的成功,证明了通过构建动态平衡的生态圈,联盟能够在“源海之庭”这片规则混乱之地站稳脚跟。一个个“翡翠鸟”式的生态绿洲,如同星星之火,在危险的星域中点亮了生存的希望。然而,联盟高层,尤其是苏晓领导的科学理事会,并未因此而满足。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生态圈的成功,高度依赖于对特定环境参数的精准匹配和持续的人工调谐,其根基依然脆弱。一旦环境发生剧变,或者遭遇未知的大规模生物污染,整个系统可能面临崩溃的风险。
“我们就像在沙地上建造城堡,每一座都很精美,但一阵大风吹来,就可能全部垮掉。”苏晓在内部技术研讨会上,用形象的比喻指出了隐患,“生态圈的‘多样性’和‘韧性’,是建立在现有已知物种基因库的基础上的。但我们的基因库,相对于‘源海之庭’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威胁来说,太单薄了!我们必须拥有一个更深、更广、更具演化潜力的基因储备,一个能够应对任何未知挑战的终极保险。”
这个“终极保险”,就是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源海灵植终极基因库”。
此前,联盟的基因库主要储存的是来自主宇宙和少数几个友好位面的灵植种子和组织样本,可以称之为一个“静态博物馆”。而新的终极基因库,目标远不止于此。它不仅要收藏,更要动态整合、模拟演化、甚至主动创造。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被命名为“万物源种”工程。
“万物源种”工程的核心,是建立一个位于“希望号”内部的、高度自动化且与“太初”AI深度绑定的活体基因库与超算模拟中心。它包含三个环环相扣的层次:
第一层:广域采集与溯源层。
联盟派出了大量特制的“基因采集舰”,像勤劳的蜜蜂一样,穿梭于“源海之庭”各个已探索和新发现的星域,甚至通过跨位面贸易,不惜代价地收集一切能找到的植物、真菌、微生物样本。不仅仅是采集种子或孢子,更是记录其完整的基因组序列、表观遗传信息、以及最关键的——其原生环境的全套规则参数。每一份样本入库,都附带其完整的“生命地图”和“家园坐标”。
第二层:超速测序与数字模拟层。
采集到的海量样本,会在基因库内的自动化工厂中进行超高速的基因测序和规则印记解析。这些数据实时上传至“太初”AI,\bf 构建一个不断膨胀的、多维度的“数字生命宇宙”}。AI 可以在这个虚拟宇宙中,以亿万倍的速度模拟这些基因在不同规则环境下的表达、变异、杂交和演化路径。它能够回答诸如“如果将‘熔岩星’上耐高温苔藓的耐热基因,与‘极冰带’吸收暗能量的蓝藻基因结合,放在高辐射环境下,会演化出什么?”这类问题,并在虚拟世界中提前看到结果。
第三层:活性保存与定向培育层。
基因库的核心区域,是处于时间膨胀场下的“活性保存室”。这里不仅低温保存着实物样本,更利用最先进的灵能生物打印技术,维持着大量珍贵样本的活体组织细胞处于缓慢分裂状态,确保基因的活性。更重要的是,这里配备了“定向演化舱”。AI 根据模拟结果,认为某种合成基因或特定变异具有巨大潜力时,就可以在物理世界中,利用这些活体细胞进行定向培育和加速演化,在短时间内“创造”出自然界需要百万年才能演化出的新物种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