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九嵕虎啸】兵俑睁眼:骊山陵要活人殉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

“火油!”蒙拓那声嘶力竭的嘶吼,犹如一道划破苍穹的惊雷,从一片混乱不堪的混战中骤然传来。这声嘶吼,带着无尽的惊恐与焦急,瞬间穿透了嘈杂的喊杀声和兵器相交的铿锵声。

王翦反应迅速,手起剑落,手中的青铜剑携着凌厉的风声,顺势劈开了迎面扑来的死士。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他果然看见那人怀中滚落的皮囊,正源源不断地汩汩流出黑色的粘液。那刺鼻的腥气瞬间弥漫开来,以排山倒海之势充斥着整个空间——毫无疑问,这正是来自韩地的猛火油所独有的气味!这种猛火油,在以往的战争中,因其强大的燃烧威力而令人闻风丧胆。

手中的青铜剑突然传来一阵异样的震颤,王翦当机立断,凭借着多年征战练就的敏锐直觉和精湛武艺,借着一个鹞子翻身的利落动作,敏捷地跃上了横梁。剑身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宛如寒夜中的冷月,倒映出下方混战中那扭曲而混乱的镜像。每一个身影都在这光芒中变得模糊而狰狞,仿佛一幅地狱般的图景。

就在某个死士挥舞着长刀砍向刑徒的刹那,剑脊折射出的光斑恰好照出其右膝处那细微的反光:那竟然是由青铜铰链连接而成的机关关节!要知道,在古代的机关术研究中,这种精巧的设计极为罕见。“攻其膝上三寸!”王翦大喝一声,声音如洪钟般响亮,毫不犹豫地纵身扑向那个正在点燃火折子的头领。手中的剑锋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带着决然的气势,精准无比地刺入对方膝弯处的铰链缝隙。伴随着金属断裂的清脆声响,那声音在混乱中显得格外清晰,伪装成陶俑的死士轰然跪倒在地,蒙着面巾的头颅重重地磕在夯实的土地面上,扬起一阵尘土。那尘土飞扬而起,仿佛历史的尘埃,见证着这场激烈的战斗。

混战突然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之中。剩余的死士仿佛提线木偶一般僵立在原地,关节处不断传出齿轮卡死的刺耳摩擦声,在这寂静中显得尤为突兀。这种寂静,并非是战斗的结束,反而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让人的心跳愈发急促,神经愈发紧绷。从战争的历史长河来看,这样的僵局往往预示着更加激烈的对抗即将到来。

王翦毫不留情地扯下头领的面巾,一道如同蜈蚣状的旧疤赫然贯穿了左眼。那疤痕扭曲狰狞,仿佛诉说着曾经的血腥与残酷,此人正是三个月前在新郑侥幸逃脱的楚国剑客景昭。“好个金蝉脱壳。”王翦冷哼一声,那声音中满是愤怒与不屑。他的目光如炬,剑尖轻轻挑开景昭的衣襟,露出了内衬上精美的燕云纹。那燕云纹线条流畅,绣工精细,彰显着其不凡的身份。

”太子丹的燕国死士,项燕的楚国剑客,再配上……”他的话音未落,忽然用剑柄重重地重击景昭的后颈。这一击迅猛而有力,景昭的身体瞬间瘫软下去。在对方吐出的血沫里,半片吕字铜符叮当落地。那铜符在地上翻滚了几下,最终停在了蒙拓的脚边。

蒙拓见状,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这是吕相邦门客的……” 要知道,吕相邦在朝堂之上权倾一时,其影响力如日中天。他的门客众多,来自五湖四海,身份背景各异。这些门客相互勾结,形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势力渗透到了朝堂的各个角落。

如今这半片铜符的出现,无疑意味着背后隐藏着更加深不可测的阴谋与权谋争斗。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朝堂的权力斗争往往波谲云诡,充满了尔虞我诈。这究竟是吕相邦的有意为之,还是其门客的擅自行动?一切都显得迷雾重重,令人不寒而栗。或许是吕相邦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暗中策划了这一系列的阴谋;又或许是某些门客为了谋取私利,背着主子擅自行动。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预示着一场即将席卷朝堂的风暴。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可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这半片铜符,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将会不断扩散,影响深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