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合成军的编练

指挥层面的融合初见成效,兵种间的隔阂在一次次的合练、复盘甚至争吵中逐渐消融。步坦协同不再是“坦克冲、步兵跟”,而是坦克以火力支援步兵攻坚,步兵为坦克清除障碍、实施掩护。

炮兵反应速度和打击精度显着提升,能根据前方传回的信息快速调整射界,实施精准覆盖与拦阻射击。工兵配备了改良的工程车辆和爆破器材,能在复杂地形下快速开路。

通讯虽然仍受装备限制,但通过严明纪律,效率和可靠性大大提高。后勤建立的补给体系顶住了高强度演练的考验,基本保障了两个试验军的持续作战需求。空地协同虽仍初级,但已能完成对固定目标的简单攻击配合,引导小组也能在演练中较准确地指示目标了。

在最后一次大规模实兵对抗演习的总结会上,刘川望着台下那些军官,开口说道:

“这八个月,大家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汗,可能还憋了一肚子火。但我们摸到了大兵团、多兵种合成作战的门槛——这不只是战术的改变,更是思维的革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未来的敌人,或许装备更先进,火力更强大。但我们有他们不具备的东西——在严明纪律之下,指战员的高度主动,和通过苦练磨合出来的、能超越装备限制的协同能力。”

“未来的战争,是体系的对抗。我们这两个试验军,就是要打造出我们自己的、坚不可摧的作战体系。”

他带着一股信心:当这支初步完成蜕变的钢铁洪流,真正踏上战场,面对拥有绝对海空优势和火力优势的强大敌人时,他们到底能爆发出多大的力量?他们这套立足现实、强调协同与纪律的作战体系,能否经得起现代战争最残酷的考验?

这一切,只有未来的实战才能回答。

而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刘川身边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心里都清楚,真正的挑战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