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拉巴特雪融洪猕猴破局!北非3国签单

陈凡刚把签约的照片发回国内,母亲的视频电话就弹了进来。屏幕里,妹妹陈欣穿着印着“山地精灵”图腾的凡星环保服,在伊夫兰社区的生态学校里,教孩子们用雪松枝编猕猴模型:“哥!咱们捐的200套猕猴监测仪和无花果种子到了,孩子们都会唱柏柏尔语的环保歌了!昨天还有孩子问我,什么时候能再看到‘石灵’呢!”

父亲举着个捐赠清单,笑着说:“我联系了国内的山地保护机构,捐了5吨有机肥料和100套除雪工具,下周就用货轮运过来。哈立德长老说,等设备全装好,要为咱们举行一场正式的山地祭祀,感谢凡星守护他们的山林精灵!”

挂了电话,系统提示音在陈凡脑海里响了起来:

【叮!解决拉巴特雪融洪猕猴危机,获北非3国合作!】

【恭喜获得奖励:

1. 技能“全球管理(永恒宇宙鸿蒙创世终极级)”解锁“北非山地特级权限”——可主导全球北非山地生态区环保标准制定,设备纳入《北非巴巴里猕猴保护物资目录》;

2. 北非3国专项合作资金2400万摩洛哥迪拉姆(含摩洛哥预付款800万,联合国北非山地专项补贴);

3. 解锁“联合国北非山地生态保护计划”联合主导权,将与摩、利、毛三国共同制定《山地雪融洪区濒危物种保护设备技术规范》;

4. 获“北非山地生态守护企业”称号,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突尼斯迦太基已发来试点邀约!】

“阿尔及利亚要在君士坦丁试点!”张远举着手机跑过来,帽子上还沾着雪粒,“他们想让咱们在君士坦丁山地社区试点,解决山地滑坡+北非胡狼保护的需求!”

周凯递过来一张设计稿,上面画着带滑坡预警功能的设备:“针对北非胡狼,我们加了‘狼群声纹监测仪’,只要胡狼群靠近,设备就自动切静音;还在设备旁修了隐蔽的饮水池,供胡狼幼崽喝水,下周就能出样品!”

陈凡站在阿特拉斯山的山道上,看着夕阳把“石灵”族群的影子拉得很长,索菲亚的团队在调试监测仪,孩子们围着设备唱着柏柏尔语的环保歌,远处的雪峰下,柏柏尔族牧民赶着羊群往村落走,雪松在风中轻轻摇晃。他掏出手机,给《北非山地生态保护公约》秘书处发了封邮件:“凡星会带着技术,和北非各国一起,守护好这片‘山地精灵的家园’,让柏柏尔族的信仰、巴巴里猕猴与人类,在阿特拉斯山间好好共生。”

当天晚上,摩洛哥《马格里布日报》的头版登了这件事,标题格外醒目:《凡星破拉巴特雪融洪危机!3国签单护猕猴》。报道里附了猕猴幼崽在觅食区吃无花果苗的视频,还有哈立德长老、索菲亚和林峰的笑脸——凡星的名字,又成了北非山地上的一个“中国符号”。

而摩洛哥绿能的总部,玻璃门上已经贴满了破产清算的公告。穆罕默德不仅抵押了拉巴特的办公楼,还被阿特拉斯山生态保护组织告上了法庭,成了山地里人人都知道的“反面教材”。

第二天一早,陈凡带着团队往利比亚班加西出发。机窗外,朝阳从阿特拉斯山的雪峰上升起,金色的光洒在山道和雪松间,像一条通往山地深处的航道。下一站,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那里有北非胡狼等着,还有新的生态故事要写。

从南极冰盖到北非山地,从南太平洋珊瑚礁到东非鸟类保护区,凡星的征程早就不只是“技术输出”了——它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全球注脚,是极端环境与山地物种保护的密钥,更是不同文明、不同物种与人类活动之间的一座桥。这趟守护地球的路,还在继续,每一步都朝着更绿的山、更清的泉、更灵动的生命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