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刘文炳

明朝朱元璋父母以及祖辈的陵墓都在安徽凤阳,清朝入关后,努尔哈赤的陵寝也依然在沈阳,,

而明清的皇帝们每年有几个祭祀先人的时节,他们身为皇帝肯定没办法亲自回到祖籍地去祭拜祖先,,

虽然明清故宫都设有祖宗排位的太庙,

但朱元璋认为“以太庙时享,未足以展孝思”,意思就是太庙地位太尊贵,举行的都是重大典礼,每次都由礼部亲自主持,人员规模太大,但次数不多,不足以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和孝敬。

所以朱元璋开动脑子,终于想到了好法子!

他在皇宫内廷又建立了奉先殿,这样皇帝就可以在奉先殿随时举行小规模的祭祀。文武百官也不用参加,可以省去很多的铺张浪费!

因此奉先殿作为皇帝在宫内的家庙,受到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的极大重视,

其主体建筑的格局,从明成祖永乐大帝重新修建奉先殿直到清末宣统小皇帝退位,五百多年来奉先殿基本再没发生什么改变,保持了初建时的面貌。

奉先殿的特殊性,使得它的布局形式与其它宫院完全不同,它的左右都没有相关的配殿,而以九开间大殿前后联立,形成凸出主殿的院落布局,给人以直观的视觉体验,显得庄重无比。

按照惯例提前一天,,吴三桂已经安排了侍卫入驻奉先殿,,,

城肃门、奉先门、东角门、西角门已经全部安排了侍卫,,

而在东角门旁边的东院,,里面已经集结了几十名辽东关宁军出身的侍卫,,而在东院的一处房间内,,密密麻麻放满了军弩以及箭支,

十余人都在熟练的擦拭、武装军弩,清点箭支。众人悄无声息有条不紊的在进行着各项准备。不知道的以为这是哪次小规模战斗的战斗前夜!

这时候吴三桂进来,,,

"将军,,军弩已经到位,,都是兵部新的未开封的军弩,非常趁手。检查、组装完毕以后会集中埋在东院,目前武装工作已经完成。"一名侍卫上前说道。

吴三桂看着这些办事麻利的士兵满意的点点头,,

他将东院的侍卫集合起来严肃的对众人说道:

"你们都是辽东的老人了,起码都是跟了吴家十年之久的士兵,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我们吴家人,

明天你们听我指令行事,,事成之后咱们同富贵,,所谓富贵险中求,大家明天为自己博一个富贵前程出来!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有谁心慈手软,误了我的大事!

哪个门到时候出了岔子,,别怪我吴三桂不讲情面!听明白了吗?"吴三桂说道。

"明白!"众人皆起身说道。

对于吴三桂来说,,明天的行动,,至关重要,,可是就是这么凑巧,竟然有三十名刘文炳那边的侍卫也要参加明天的守卫活动,,

本来那些人今天就要来奉先殿,自己想尽办法,才让那二队刘文炳的三十人推迟到明天早早来守卫,

这样他们才能在今天从容布置,如今一切妥当,吴三桂也是心里暗暗暂时松了一口气!

明天负责保护皇上的百名护卫中,,吴三桂只能带七十名自己的辽东老人,,70vs30,可以说明天注定会有一场小规模的战斗,,

那三十名二队侍卫,都对刘文炳唯命是从,根本不存在收买的可能性!

不解决那三十名不听话的侍卫,,明天的宫变就不可能成功,,

因此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吴三桂在新任东华门副提督孙之文的帮助下,拿到了兵部军械库的一百件军弩,,

这样可以更快的解决保护陛下的那二队的三十名侍卫。

武英殿内,,

朱小峰正在看着祖大寿寄回来的奏折,,朝鲜的局势已经稳定,这让他心情非常不错,,

而方正化正在介绍着皇帝明天穿的祭祀的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