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集 平定突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颉利可汗连败三阵,哀叹道:我道隋亡之后,中原有名上将皆死,天下再无本人对手。唐朝何得如许多能征惯战之将,迫我如此狼狈!

自觉不是唐军对手,即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再到长安向唐太宗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实际企图待来春草青马肥之时,再伺机东山再起。

唐太宗览其降书,遂派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前去突厥抚慰,令李靖率兵接应。

转眼冬去春来,虽草木未发,暴雪已停。李靖引兵至白道,与徐世积会合。

徐世积见到掌门恩师大喜,遂进言道:颉利虽然战败,人马还多,若使其远走沙漠,得到九姓铁勒庇护,则道路遥远险阻,就很难追击矣。今闻天子下诏,派唐俭与安修仁前往抚慰招降,则突厥必定放松戒备。我若随后袭击,平定贼寇必也。

李靖执握爱徒手腕笑道:贤弟此计,是当年韩信平灭田横之策,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副将张公瑾进言道:此亦是韩信趁郦食其说齐之时,突袭临淄之计也。若果如此,则使唐俭等人身陷险地,必遭突厥杀害。天子若因此而怒,我等岂非将功为罪?

徐茂功笑道:将军勿忧。我已算过,唐俭吉星高照,自有脱身之计,必不当死。我等任务,只需剿灭突厥则可。

李靖知其占卜之术天下无双,闻言大喜,遂命三军连夜出发,自统精骑在前,使徐世积统率大军续后前进。蹚冒积雪至于阴山,路遇突厥营帐千余,尽俘之以随军行。

二月初八日,探马来报:前距颉利可汗牙帐,只有十余里矣。

李靖闻报,止住大军,乃派偏将苏定方率二百骑兵为前锋,叮嘱如此如彼,因问:本帅使你建此盖世奇功,未知你可有胆略,干此大事?

苏定方浑身血脉贲张,以手击胸:恩师如此看重,若不能成功,枉为鬼谷门下弟子!

镜头闪回,叙述苏定方来历。

字幕:苏定方本名苏烈,字定方,以表字行世。冀州武邑县人,迁居京兆郡始平县。父亲苏邕,曾在隋大业末年率领乡兵数千,为州郡出力,讨伐贼寇。

苏定方骁勇多力,胆气超群。十五岁时便跟随父亲征战,多次率先冲锋陷阵。

苏邕死后,信都郡守令苏定方接替其父部众。年龄及长,武艺愈加出众,在郡南大破清河叛军首领张金称,将其斩杀,初始扬名河北。又在郡西打败邯郸叛首杨公卿,追逃二十余里,斩俘颇多。从此叛军皆知苏定方骁勇,再不敢靠近州县边境。

隋末天下大乱,苏定方投奔窦建德。大将高雅贤颇为喜爱苏定方,收其为养子。

窦建德败亡后,苏定方又随高雅贤投奔刘黑闼,随燕王一路攻城略地,多次立下战功。其后义父高雅贤在洺水之战中阵亡,继而刘黑闼兵败被杀,苏定方于是归隐故乡。

秦王夺取皇位之后,闻幕府诸将皆说苏定方之名,由是遣使赍厚礼往请出山。

苏定方推却不过,就此出仕唐朝,初任匡道府折冲将军。

在此期间,李靖自江南回京,得见苏定方大喜,便有青睐之意。苏定方亦久闻三原李靖大名,相见数语,便大为折服,于是亲至李府拜望,愿奉事为师。李靖大喜,便收其为徒,使与鬼谷掌门传人徐茂功相见,拜为师兄。

闪回结束,书接前文。

苏定方既受恩师密计,遂引二百精骑以出。二百壮士遂在浓雾掩护下衔枚疾进,至颉利牙帐七里之时,日光忽霁,浓雾散去,苏定方及其骑兵遂被突厥哨兵发现。

哨兵急入牙帐报告,颉利可汗也不问来者众寡人数,骑上千里宝马便往西逃。

苏定方见己行藏已露,只得改变师父所教之计,干脆长驱直入,攻下颉利可汗牙帐,俘其部众,只走了可汗。李靖率大军跟进,突厥军溃散,被歼万余人,被俘男女十余万。

唐俭、安修仁果然早有预谋,未与突厥兵马一处扎营,由此趁乱脱险而归。

回至中军,与李靖相见,唐俭怨其只顾建功,不顾自己与安修仁生死。李靖答道:此皆徐茂功计策,你找他去!

唐俭闻此,亦知徐茂公神算,百试百灵,只得苦笑作罢。

颉利可汗率残兵万余西奔,欲渡大漠,投奔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国王麴文泰。然而行犹未远,便被屯于道口通汉道行军大总管李世积堵截。

毫无悬念,颉利可汗咬牙迎战,再次大败。

东突厥各酋长至此均无斗志,各率部众归降唐军,李世积俘获五万余人而回。

颉利仓皇向西逃窜,欲投奔灵州苏尼失,行至半路,部将大多叛逃,其子叠罗施亦在风沙中走散,可汗身边只剩数十骑兵。

有道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正在凄惶之间,见迎头一支人马杀来,狭路相逢,避之不及,原来是李道宗所引大同军,奉命在此拦截。

一番激战之后,唐将张宝相纵马上前,便将颉利可汗擒获,部众也都束手就擒。

颉利可汗既被李道宗所擒,沙钵罗设苏尼失闻知,主动要求降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东突厥自北齐后主天统元年,以金山为界与西突厥分裂建国,至此宣告亡国。共传九任可汗,国祚六十二年,其地尽归唐境。

画外音:关于突厥族起源,有两则历史传说。一说突厥本是匈奴旁支,后被邻国所灭,部族皆被敌人所屠,只余一个十岁少年。敌兵见其年小,不忍杀死,便将其砍去双脚,扔到荒草丛中。少年被一只母狼救去,长大以后便与母狼交合。敌国首领闻知,恐有后患,复派人将那突厥少年杀死。母狼逃跑,逃到高昌北边山洞,产下十子,逐渐长大后各自成家,繁衍后代。其中一支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因阿尔泰山形似头盔,称作突厥,便为族号。

另外一说,谓突厥部落原在匈奴之北,首领有兄弟十七人,其中一名伊质泥师都,为母狼所生。泥师都娶有二妻,一妻孕生四男。长子纳都六被推为部落首领,定国号突厥。纳都六死后,其十位妻子各带己子来到大树之下,命所有孩子向树上跳跃,谁跳跃最高,便为首领。纳都六小妻所生阿史那年幼敏捷,跳跃最高,遂被推为首领。这一说法,也承认突厥族祖先乃为狼族。无独有偶,传说欧洲古罗马城,亦为母狼所抚养两兄弟建成。

东突厥汗国既亡,李靖率六军还师,将颉利可汗押送长安,向天子献俘。唐太宗驾坐顺天楼上受献,陈列仪仗侍卫,长安士民空巷以出,涌来观看。

官吏押送颉利可汗前至楼下,拜倒在地。

唐太宗问道:你可知罪?

颉利答道:我虽战败被俘,但不知罪在何处。

太宗怒道:昔你父亲国破,依赖隋朝得以存立。但当隋朝有难,你却不助一兵一卒,以致隋朝覆灭,罪其一也;与我大唐为邻,而屡次背信侵边,罪其二也;连年征战不止,致使部落生怨,罪其三也;掠我中国,践我庄稼,罪其四也;许你和亲,迁延逃走,罪其五也。以此五罪斩汝,并非不可,只是渭上盟约未忘,故法外开恩,不予苛责。

颉利顿首,表示认罪。太宗怒息,于是归还家属,命其住在太仆,官家供应食用。

其后未久,思结俟斤率领四万人来降;颉利可汗弟欲谷设逃奔高昌,后来亦降唐朝。伊吾城君长一向臣服突厥,亦将其七城入献,太宗即以其地设置为西伊州。

当时突厥遭瘟疫死者众多,长城以南尸骨堆积如山,唐太宗诏令祭奠埋葬。并将隋末沦落突厥汉人,赎回男女共八万人,均命还其自由,复为平民。

东突厥既灭,突利可汗随后归降,被封北平君王。突厥大将执失思力、阿史那杜尔、阿史那思摩、契苾何力等悉数归降,都受到唐朝重用。

当时降唐突厥部众多达十余万人,有司认为若都令定居长安及京畿这地,安置为难。

中书令温彦博进言道:依臣之计,为体念上天好生之德,大唐天子悲怀天下之仁,当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

太宗准奏,便命将其安置北边,东起幽州,西至灵州之间。在原突利可汗统治地区,设置顺州、佑州、化州、长州四个都督府。分颉利可汗所属为六州,左部设定襄都督府,右部置云中都督府。任命突利为顺州都督,治营州(今辽宁朝阳)五柳戍。突厥酋长都被授予将军之职,五品以上官员多达百余,占同级京官半数。迁居京城长安者,将近万户。

贞观三年春,有沙门僧人法雅散布妖言,获罪被诛。司空裴寂因与法雅来往亲密,常听其布道,故被有司参奏弹劾,太宗诏命免官,并削其一半食邑,遣归乡里为民。

时有狂人信行,客居汾阴,自称善通阴阳,常对裴寂家僮说道:裴公有天子之分。

家僮将此事告诉家主,裴寂大惊,暗命家丁恭命将家僮杀死,恭命却向朝廷告发。

唐太宗闻报大怒,对侍臣说道:裴寂官居三公,却喜结交妖人;罢职之后,又向人称我大唐之兴是其所谋;妖人称其有天子之分,却匿而不奏,还要杀人灭口。有此四罪,皆当诛之。念其为先帝故人,只命流放静州可矣。(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