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京呼唤同党,六名死士随即赶来,将高澄两名侍卫长砍得一死一伤。众人复又一齐掀开大床,将高澄杀死。
高洋闻讯赶来,率卫士将兰京及其同党斩杀,但高澄早已身亡,年仅二十九岁。
高澄死后,高洋继承父兄基业,自为大丞相,驻守晋阳,遥控朝廷。
武定八年,高洋终逼孝静帝禅让逊位,自为皇帝,建国号齐,改元天保,史称北齐。封孝静帝元善见为中山王,邑一万户;上书不称臣,答不称诏,载天子旌旗,行魏正朔,乘五时副车。封中山王诸子皆为县公,邑各一千户;奉绢三万匹,钱一千万,粟二万石,奴婢三百人,水碾一具,田百顷,园一所;使其于中山国立魏宗庙。
天保二年,一代武功高手孝静帝元善见被高洋以毒酒鸩杀,终年仅二十八岁。
自此东魏灭亡,仅历元善见本身一帝,国祚十七年。
高洋登基,乃追封兄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葬于峻成陵。高澄留下六子,除幼子高绍信无甚能为,其余五子皆都文武双全。尤其四子高长恭,更是一代名将。
高洋亦如其兄,异常敬慕器重王思政,亲自加封其为都官尚书、仪同三司,命随朝伴驾,以备咨询国政。王思政因怀故国郁郁寡欢,旋即去世,追赠兖州刺史。
此时高敖曹已死,北齐朝中猛将,只余司徒彭乐,满朝武将无有敌手。天保元年六月,高洋又封彭乐为陈留王,迁太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二月,太史令上奏,荧惑星犯房宿第一星及钩钤,主朝中大臣有欲谋反者。
二年二月,彭乐被前行襄州事刘章告发谋反。高洋令人密查宫中所藏预言奇书《秘记》,见内有“天王陈留入并州”一语。因当时彭乐封为陈留王,高洋于是命杀彭乐。
画外音:《秘记》中谶语其实无误,是谓刚被西魏封为陈留郡公之大将杨忠,非此北齐陈留王彭乐。杨忠后来在对北齐作战时率军杀入并州,果应其谶。
镜头闪回,便说隋太祖杨忠。
字幕:杨忠,字揜于,小字奴奴,弘农华阴人,东汉太尉杨震十三世孙。
北魏末年,天下动乱,杨忠之父杨祯避居中山,聚集部众讨伐鲜于修礼,作战而死,遗留杨忠母子相依为命。杨忠长大,美须过腹,身高七尺八寸,容貌俊雅,武艺过人。
北魏正光六年,杨忠游览泰山,恰逢南梁军队攻下该地,杨忠便被抓到江南,在南梁居住五年。后随北海王元颢进入洛阳,授任直阁将军。
元颢兵败,尔朱度律将杨忠召到帐下,充当统军。尔朱兆率轻骑从并州进入洛阳时,杨忠参预其事,封爵昌县伯,授任都督,另封小黄县伯。
后杨忠跟随独孤信攻克南梁下溠戍垒,平定南阳,皆立战功。
高欢举兵内犯,杨忠正随独孤信在洛阳,于是随北魏孝武帝元修西迁长安。后参与平定潼关,攻克回洛城,命为安西将军,继续在独孤信前帐前效力。
因随独孤信征讨东魏,西荆州刺史辛纂出战不利,终至败逃。独孤信命杨忠与都督康洛儿、元长生担任前锋,驱马直奔穰城。
杨忠呵斥守门者:朝廷大军已到,城中有人接应。你们若要活命,为何还不逃走?
守门士兵信以为实,于是全都四散奔逃。杨忠与康洛儿、元长生乘机入城,弯弓大呼,辛纂卫兵一百余人不敢抵挡,亦皆归降。乃杀死辛纂示众,城中之人全都畏服。
杨忠等人在此居住半年,其后由于东魏军队逼近,截断回返关中后路,便与独孤信一起投奔南梁。梁武帝萧衍认为杨忠是难得奇才,任为文德主帅,封关外侯。
西魏大统三年,杨忠与独孤信回到西魏都城长安。
丞相宇文泰喜爱杨忠勇猛,便将其留在身边为将。杨忠曾随宇文泰到龙门打猎,独自抵挡猛兽,徒手将其杀死。北人称猛兽为“揜于”,宇文泰故赐为杨忠表字。
同年杨忠随宇文泰作战,逼死高欢大将窦泰,又在沙苑之战中大破东魏军;河桥之战守卫桥梁,敌军最终不敢前进,复以战功授任左光禄大夫、云州刺史,兼任大都督。杨忠后与李远击败黑水稽胡,并同怡峰解除玉壁之围,因功改任洛州刺史。
大统九年邙山之战,杨忠率先冲锋陷阵,因功授任大都督,升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朔州刺史。复又加任侍中,追封杨忠母盖氏为北海郡君。
大统十五年,侯景作乱南梁,南梁义阳郡守马伯符献下溠城投降西魏。西魏趁此机会谋取汉、沔,便命杨忠都督三荆二襄等十五州诸军事,镇守穰城。
杨忠以马伯符为向导,又攻克南梁齐兴郡及昌州。
南梁岳阳王萧詧虽向西魏称藩,但时刻欲复夺襄阳。杨忠从穰城出至汉水,陈兵江岸,令将士变换旗帜依次前进,两千兵马如有数万之众。萧詧颇感震惊,由此真心顺服西魏。
南梁司州刺史柳仲礼不服杨忠,率一万兵马进犯西魏。竟陵郡守孙皓复又叛魏,擒大都督符贵,投降柳仲礼。宇文泰发怒,命令杨忠率军南征。杨忠奉令前往,克随郡,活捉守将桓和,一路所经城垒皆望风请降,继而进围安陆。
柳仲礼听闻随郡失陷,担心安陆不守,便急返师援救。西魏诸将担心柳仲礼援兵抵达,安陆难以攻克,皆请加紧攻城。
杨忠说道:攻守态势悬殊,不能速占。若我拖延时日,劳顿军队,彼时内外受敌,非善策也。南人皆习水战,不谙野攻,我军出其不意,以奇兵突袭柳种礼,敌军远来懈怠,一举可克。柳仲礼败,安陆不攻自破,其余各城可传檄而定矣。
于是精选两千骑兵,人衔枚、马裹足,乘夜偷袭,在漴头与柳仲礼军遭遇。杨忠亲自冲进敌阵,于马上擒获柳仲礼,尽俘其部众。
由是安陆、竟陵相继投降归顺,皆如杨忠事先所言。从此汉东之地,全部归属西魏。
同年二月,杨忠率军抵达石城,进逼江陵。梁元帝萧绎派舍人庾恪为使,前往劝说杨忠道:萧詧目无尊长,以侄攻叔,魏国助之,岂能使天下归心!
杨忠信以为然,乃停兵于湕北,不复南攻。萧绎送子萧方略为质求和,与杨忠订约:魏以石城为封疆,梁以安陆为国界,求为附庸,送子为质,贸易以通有无,永为睦邻。
杨忠于是凯旋回师,因功进封陈留郡公,位至大将军。此番受封陈留郡公倒不打紧,生生克死北齐第一猛将彭乐,也是足够生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统十八年,杨忠再攻南梁,占领汉水以东。
西魏恭帝初年,赐姓杨忠普六茹氏,兼管同州事务。杨忠奉命与常山公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带兵五万,攻陷南梁江陵,杀梁元帝。
西魏朝廷复立萧詧为梁国君主,命杨忠镇守穰城,后平定沔水流域蛮族各部。
闪回结束。东魏既亡,复说西魏之事。
西元五五一年,大统十七年。三月初六日,西魏文帝元宝炬在乾安殿去世,时年四十五岁,谥号为文皇帝。太子元钦继位,未建年号,史称西魏废帝,立妃宇文氏为皇后。
西魏之世,大权皆掌于宇文泰之手,元氏皇权名存实亡。
废帝二年十一月,尚书元烈谋杀宇文泰,事泄被杀。元钦对于元烈之死愤愤不平,密谋诛杀宇文泰,夺回大权。临淮王元育、广平王元赞等人垂涕切谏,元钦不听。
当时宇文泰诸婿清河公李基、义城公李晖、常山公于翼分掌禁军,因此事泄。
宇文泰将元钦废黜,幽禁雍州,改立元钦四弟齐王元廓为帝,是为西魏恭帝。同年四月,宇文泰鸩杀元钦,皇后宇文氏亦以忠于魏室罹祸。
魏恭帝元年,加封大将尉迟迥督抚西蜀六州,合以前所封共为十八州。由此自剑阁以南所有巴蜀之地,尉迟迥皆得承制,可随己意封拜及陟黜各郡官员将佐,不必上奏朝廷。
尉迟迥遂在其区内明赏罚、布恩威,绥辑新民,经略未归附之地;未至期年,境内华夷皆怀悦之,老幼妇孺鼓腹而歌。
恭帝闻之,恐尉迟迥在益州坐大,尾大不掉难制,遂诏拜大都督宇文贵为益州刺史,督抚两川诸郡,代尉迟迥镇蜀。
蜀人不服,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率其党帛玉成等围阆中。
同郡李灊亦聚众造反,开府张遁举兵应之。
宇文贵乃命开府叱奴兴往救隆州,又令开府成亚迎击李灊及张遁。
李、张二人势不能敌,于是投降,被械送京师。魏恭帝加宇文贵益州刺史,再加小司徒。宇文贵多用任侠杰健之人,部署为游军二十四部,令其督捕盗贼,蜀地因此安定。
西魏恭帝二年五月,王僧辩依北齐帝高洋令旨,迎贞阳侯萧渊明入建康即皇帝位,以晋安王萧方智为皇太子,陈霸先为侍中。
陈霸先原与王僧辩交厚,见其惧于北齐淫威,拥立萧渊明为帝,便生异心。
当年冬十月,陈霸先偷袭并俘获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改立太子萧方智为帝,以萧渊明为太傅、建安王。通报北齐,仍请称臣,北齐主高洋诏允。
陈霸先复以王僧辩阴谋篡逆为名,先行斩之,而后奏于齐帝高洋。
未料此举大为失策。王僧辩死后,旧部纷纷起兵报仇,陆续皆遭镇压失败。王僧辩次子王颁时在关中,立志要报父仇。
魏恭帝元廓继位,宇文泰仍旧专权干政,威逼元廓恢复原姓拓跋氏,并派于谨、宇文护、杨忠等率兵五万攻破江陵,掳梁朝王公以下及百姓数万人为奴婢,分赏三军。
恭帝三年正月,宇文泰由汉族士人苏绰、卢辩依据《周礼》,实行改制。尽弃魏晋以来官职名号,仿《周礼》设立六官:宇文泰为太师、大丞相,李弼为太傅、大司徒,赵贵为太保、大宗伯,独孤信为大司马,于谨为大司寇,侯莫陈崇为大司空,余官称号也都仿《周礼》,秦汉官制参照使用,地方官职仍行秦汉旧法。
宇文泰又作九命之典,以叙内外官爵,将官吏分为十八命,正九命及九命之分。命数实际乃谓品级,不过品以正一品为最高,命以正九命为最高者。借改革官制之际,将地方官吏任免之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又建立府兵制,皆谓复古,不过出于鲜卑族也。
宇文泰通过托古改制,自谓正统,以向世人显示宇文氏并非僭伪,取消民族隔阂。而在府兵制中则通过鲜卑化,照顾鲜卑族感情,泯灭府兵中民族界限。宇文泰通过此番改革,影响大为深远,较当年王莽高明多矣。
恭帝三年四月,宇文泰北巡,九月还至牵屯山染疾。宇文泰自知病重,派人急招侄宇文护前来,托孤道:我诸子皆还年幼,今外敌强悍,内敌亦多。今后国家之事,皆由你决定,必要努力,完成我志,慎之,戒之,重之!
宇文护哭拜于地,一一遵诺。十月乙亥日,宇文泰卒于云阳,时年五十岁,葬于成陵,谥号文公。其子宇文觉嗣父位为太师、大冢宰,由宇文护辅政。
次年宇文觉称帝,是为周孝闵帝,北周建立。不久宇文护将其杀害,西魏至此灭亡,历元宝炬、元钦、元廓三帝,国祚二十二年。若论拓跋鲜卑魏国之祚,则计一百七十一年。
天保十年,北齐皇帝高洋死,年仅三十一岁,庙号显祖,谥文宣皇帝。
是年由于南梁陈霸先冤杀王僧辩,以致震州刺史杜龛、义兴太守韦载、吴郡太守王僧智等各据城反。杜龛遣杜泰率精兵五千攻长城,被陈霸先之子陈蒨击退。
谯、秦二州刺史以州降齐,与豫州刺史任约袭取建康。陈霸先说降韦载还救建康,又命裴忌助黄佗进攻吴郡。十一月,北齐遣兵五千渡江,占据姑孰,以援徐嗣徽、任约;又命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领兵万人,于胡墅渡江。(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