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备战

织明 蜗牛非牛 2226 字 1个月前

…………

其实,明军若是想进解锦州之围,最终都要进行渡河作战,无非是选择北上渡过女儿河,还是东进渡过小凌河。

单从地势上也可以看出,石门山与黄土岭到小凌河边上,由于地势狭窄,平川之地不多,所以己方的兵马很难施展得开。

如此一波只能渡过几千人,这样的作战,无异于添油战术,而清军则可以在锦州城东、城北,迅速调集人马,摆开数倍、甚至是十数倍的兵力。

这也是洪承畴不支持张诚向东攻过小凌河的缘由所在,无法一次渡过足够的兵力,每次清军都可以采取以众击寡的战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明军的战力本来就弱于清军,再被其以众击寡,后果自然是不堪设想。

可向北攻打女儿河就不一样了,只要过了女儿河,北面便是一马平川,进而直面锦州城,还可同时威胁清军在锦州南、锦昌堡、白庙堡的驻军安全。

一旦明军真的渡过了女儿河,那将是奴贼不能承受之重,虽然黄台吉已经离开锦州前线,但多尔衮等人也不是等闲之辈。

所以,他们不会看不出这一点,定然会集合重兵拦截明军,双方在女儿河两岸大战注定不可避免。

现在关键就看唐通、马科、白广恩三人,能否达成事前预订的战略目的,将清军注意力吸引过去。

因为,吴三桂进攻的地方才是清军重点,这里一旦渡过河去,便直面锦州南关,本就十分难以攻取,所以才要唐通他们先行吸引一些清军注意。

不过,锦州城内的祖大寿也是非凡人物,他一旦看到这边炮火连天,定必会抓住时机出城与奴接战,前后夹击锦州城东的清军,以增加吴三桂等人渡河作战得胜的机率。

此战关键除了各方阵前用命外,其要诀便是一个“快”字。

各营都要依照军略军令迅速行动,不得拖泥带水,一定要事事抢先一步,趁清军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快速突破女儿河汇入小凌河的河口处。

只要明军在北岸站住脚,河上搭建起一座座浮桥,此战便算一场大胜。

到时,明军曹变蛟、王廷臣、祖大乐等总兵大将的兵马,即可源源不断的开往北岸,就不怕清军大队来攻。

更何况还有洪承畴、邱民仰、姚恭等人的标营,也都是十分强悍的力量。

而明军的本意也并不是要在野战之中,击败清军,他们大部队渡河之后,只要步步为营,缓慢逼近,解围锦州,便算是胜利。

总之明日的一战,确为非同小可,一个不好,便是明清双方数十万兵马的总决战。

对面可是如虎狼般凶悍的鞑虏,这几十万兵马的厮杀,可是生死难料,祸福只在瞬息之间,任你大将小兵,都有可能战死当场。

蓟辽总督洪承畴游走于各营之间,拼命给众位总兵大将打气鼓劲,就连大太监王承恩也是十分阴沉的言明在先:“明日之战,敢有畏怯后退,不肯为国力战者,咱家必定如实上奏皇上,要他不得好死!”

抚臣邱民仰、察院姚恭也是巡行各营,说了一大堆鼓励的话,将众将的士气激起。

尤其马科与白广恩二位总兵处,他们更是到了便不再离去,除了鼓励慰勉之外,更声言自己带着标营同来,若他们渡河确有困难,二人的标营亦会全力增援,共同鏖战奴贼。

…………

等到洪承畴处理完军务,再次从营帐内出来,已经是夕阳西下,夜幕也已渐渐降临。

放眼过去,无论是乳峰山北麓,还是石门山北麓,甚至更东面的黄土岭北面地方,皆成一片旌旗与军营的海洋,各营中的主将大纛旗,都在迎风猎猎作响。

各营地内星星点点的灯火己然亮起,这些营地之间,还有很多随军民夫们的营寨,他们的营地虽然更为简陋,但也都是灯火通明,在热火朝天的打造着明日作战所需的各类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