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站队,也应当以郑太傅为首,所以林易需要先探知郑太傅的口风,这样才可以顺着郑太傅的思路说下去。
“太傅曾对父皇说过,经过他一段时间的游历走访,知道我虞朝的百姓日子并不好过,民间饿殍遍地,妖魔横行,若要我人族重新站起来,不能只依附佛界的庇佑,而要靠自己才能真正站起来。所以,他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需要先平定我虞朝内部的矛盾,待虞朝政权稳固,再集中力量,抵御外界的侵扰,从而摆脱佛界的桎梏,建立起属于我人族自己的气运!”
林易听完虞煜的话,脱口而出道:“攘外必先安内,太傅说的对呀!”
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将目光投向林易。
“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虞煜重复着这句话,眼神逐渐炙热,对林易道,“林爱卿,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精彩绝伦,概括的好呀,能展开来说说你的看法吗?”
到了这一刻,林易方才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我也是受了太子和郑太傅的启发,首先,我认为虞朝稳定是抵御外患的基础,内部的动荡会削弱虞朝甚至人界的凝聚力,使外敌有机可乘。若九州之地民不聊生、政权分裂,即便对外作战,也难以形成有效抵抗。”
虞煜连连点头,见林易停了下来,连忙道:“接着说。”
“其次,战争的本质是资源消耗,也就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内部矛盾只会分散这些资源,只有统一内部,才能集中资源应对外敌。”
“说的好呀!”就连曹达华这种粗人也觉得林易说的道理浅显易懂、令人信服。
“最后,后方不稳会限制前线作战空间,甚至导致腹背受敌。优先安内,可掌握作战的主动权,避免被动应战。以上三点,是在下的一些看法,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太子见谅。”
“林爱卿说什么话,你今天提出的这三点看法,令我茅塞顿开!我一定将林爱卿这番见解告知父皇!林爱卿若能为我虞朝效力,当真是我虞朝百姓之福呀!”
虞煜的这番夸奖,可谓将林易捧到天上去了,曹达华见林易深得太子欣赏,自己也感觉与有荣焉。
最近这腰板是越来越硬了...
短短几番交谈,林易的称呼就变成了林爱卿。
“其实安内之事,父皇和太傅也正头疼,原本虞朝设立各地藩王,是希望他们能够当好朝廷的左右手,为当朝圣上治理天下分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藩王开始拥兵自重,甚至传闻有些藩王不顾廉耻,勾结外敌企图分裂九州之地。若说在藩地作威作福,父皇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若企图分裂人界九州,就触碰到了父皇的逆鳞,那些百姓也定然会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所以削藩之事迫在眉睫,只是这些藩王都曾立下赫赫战功,当年先皇设立藩王的旨意不能轻易更改,若直接下旨削藩不得人心,若各地藩王同时起义,则削藩之事适得其反,确实令人头疼不已,不知这件事爱卿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