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受命托孤——李严

李严,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

李严,其实是荆州南阳人,因兵乱入蜀在刘璋手下任区区的成都县令,常有屈才抱憾之感,刘备一来,正好另择明君,善于识人的刘备,将其提升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犍为是蜀国要郡,毗邻成都,物产丰茂,刘备入蜀国后铸造的“直五百铢”钱币,背左有直书“为”字,就是铸造于犍为郡。李严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回报以耿耿忠心,刘备登基时有异象“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大家因此都说“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所谓的“黄龙”,其实就是李严为了劝进所炮制的异象,这对刘备来说当然是大忠臣了,后来,这里成为刘备的“籍田”。

李严,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曾经镇压了土着豪族马秦、高胜及越嶲土着高定。刘备选择诸葛亮和李严,应该说是费了心思的:诸葛亮是可以信赖的荆襄老人代表;李严虽是荆州人士,但原是刘璋属下,是新人代表,所以刘备用他来平衡诸葛亮。刘备的托孤算是托对了人,比起同期魏国曹睿,将曹芳托孤于司马懿和曹爽,东吴的孙权将孙亮,托孤于诸葛恪等五人等,以血淋淋收场的结局,尽管诸葛亮、李严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权利之争,如李严请求割益州东边五郡为巴州,诸葛亮没有许可;李严因为犯错被诸葛亮免职等,但总体而言,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托孤了,因此流芳千古。

李严,政治生涯的顶峰是从刘备白帝城托孤开始的,当时刘备病危,任命李严为尚书令,并将国家社稷托付给了诸葛亮和李严。“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刘备在遗诏上明确让李严与诸葛亮共同辅佐刘禅,并封李严为中都护,掌握军权,镇守西川东部重镇永安。诸葛亮与李严,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是平起平坐的,李严与诸葛亮晋封武乡侯的时间基本相同,如果从重要程度上考虑,李严手中实握兵权,位置可能比诸葛亮还重要。

刘备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一种可能是,安排李严为诸葛亮的副手,防止诸葛亮专权。表面上看,刘备的这个安排确实与孙策临终前托孤于张昭、周瑜相当类似,一文一武共同辅政。另一种可能是,刘备在搞平衡。刘备执政期间,蜀汉集团的内部存在着三股势力:第一股,是益州集团,主要包括益州本地的豪强和知识分子,这些人是益州的本土势力;第二股,是刘璋原先的嫡系部队,一般称之为东州集团;第三股,是刘备的嫡系部队,由于他们原先在荆州,所以可以称之为荆州集团。

刘备在的时候,这三个集团基本上还能相安无事,可刘备一旦不在了,荆州集团的领袖诸葛亮,能不能镇得住其他两个集团的人呢?刘备心里没谱,他需要对于另外两个集团的上层人物加以拉拢,于是就选中了李严。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是,李严确实能力很强,刘备认为他可以担任诸葛亮的副手,帮助诸葛亮治理蜀汉帝国,无论刘备是出于什么目的,选择了让李严来当这个副辅政大臣,刘备都希望他和诸葛亮同舟共济。

然而事与愿违,这两位闹得水火不容,在八年之后,两人的明争暗斗终于有了结果:李严被废黜为平民,流放到梓潼,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李严被废是蜀汉史上的一桩疑案,根据史料,事情大体情况是这样:《三国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现再出祁山,李严负责催办粮草,当时连续降雨,军粮运输不继,李严叫手下的参军狐忠和督军成籓,假传刘禅的命令,让诸葛亮撤军。李严听到诸葛亮撤军后,假装大惊,说“诸葛亮军粮充足,怎么会撤军呢?”接着又向后主上表说:“诸葛亮是假装撤退,想诱敌出战”,结果诸葛亮回师后,拿出李严的给诸葛亮的信,与后主对质,李严在证据面前理屈词穷,只得服罪。于是诸葛亮上表,罢黜李严,贬为平民,将其迁往梓潼郡,流放李严后,诸葛亮又对李严的儿子说:“现在你父亲虽然卸任了,但家里还有一百多号奴仆,你又是中郎参军,像你们这样的家庭在全国来看都是上等人家,要是你老父亲有改过之意,将来还可以重回政坛的。

把人贬了,还说人家家境不错,以后还可以重新任用,诸葛亮把李严父子都当成三岁孩子了,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权谋之术,用一个没有什么威望和政治经验的年轻人,换下一个与自己旗鼓相当的老辣对手,还落个秉公办事的好名声。当然,后来的李丰接替父职,那也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从来没有因为粮草难筹耽误诸葛亮的军备用度。

李严就更不要说了,虽回归林下,却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诸葛亮的好处,并时时告诫儿子,必要全力以赴,配合诸葛亮的工作,人心换人心,更让人感动的是,当诸葛亮命陨五丈原,灵柩被护送回成都的时候,李严闻知,亲自挂孝出城,迎接灵柩,终因伤心过度,大哭而死。中国民间有句老话,叫做“得饶人处且饶人”。如此看来,还真是充满智慧,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