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荣加使相——严震

严震,字遐闻,梓州盐亭人,唐代中期名臣。出身世代农家,早年捐财得官,担任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僚,历任渝州刺史、凤州刺史,政绩被举为山南第一,朝廷赐爵郧国公,升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奉天之难时,派兵迎接唐德宗入梁州,旋即进封冯翊郡王。劝课农桑,以供给六师,长安光复后,进位检校尚书左仆射,随后,出任兴元尹,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严震去世,年七十六,追赠太保,谥号“忠穆”。

严震,出身于务农世家,其家族凭借财力在乡闾间闻名。严震多次拿出家财来资助边军,因此获授梓州长史、王府咨议参军,后经东川节度判官韦收的推荐,严震被剑南节度使严武任命为合州长史。严武移镇西川时,任命严震为押衙,又改任恒王(李瑱)府司马。严武由于和严震是同族的缘故,因而将军府中许多的事务委托给他办理,后加授试任卫尉、太常少卿、银青光禄大夫等职。

严武病逝,严震被免官还乡,东川节度使李叔明到任后,上奏任命他为渝州刺史,严震因为李叔明是“中外之姻”,为避嫌而称病请辞。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再次上奏任命他为凤州刺史、山南西道节度副使,加侍御史。适逢母亲去世离职,后被起复原职,并充任兴、凤两州都团练使,严震请辞未获允准,被加授为殿中侍御史。后经多次升迁,加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兼御史中丞,封冯翊郡公,严震为政清明严格,兴利除害,受到远近之人的称赞。

司勋郎中韦桢出任山、剑黜陟使,考察山南、剑南等道地方官吏的政绩,韦桢认为严震的政绩为山南道第一,唐德宗李适评其考绩为上等偏下,进封他为郧国公,在凤州十四年,善政不改。接替贾耽担任梁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

“泾原兵变”爆发,朱泚在京师长安僭号称帝,德宗出逃奉天,朱泚令心腹穆庭光、宋瑗等人引诱严震一起反叛,严震聚集众人,将穆庭光等人杀死。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与叛军联合,德宗筹划逃亡山南一事,严震听说后,马上派遣官吏快马呈表到奉天,以迎接德宗。先令大将张用诚率兵五千到周至县护驾,德宗听说后很高兴,但在不久,张用诚被叛军引诱,意图反叛,使德宗颇感忧虑。

此时,严震又派牙将马勋前来迎候,德宗召见马勋,对他说明此事,马勋自请前往平乱,计擒张用诚。严震将张用诚乱棍打死,又让张用诚的副将领兵去迎候德宗,德宗乘车进入骆谷时,李怀光派数百名骑兵来袭击,山南军将其击退,使德宗得以获免。不久,德宗加严震为检校户部尚书,进封冯翊郡王,赐予实封食邑二百户,德宗抵达山南西道的首府梁州,严震亲自率军至清凉川迎接。

山南素来贫困,粮食供给困难,宰臣商议恳请德宗去成都府,严震上奏说:“山南与京畿相接壤,李晟正在谋划收复京师,需要六军的声援。如果陛下前往西川,那么李晟就看不到收复的日子。希望陛下仔细考虑。”群臣商议没有结果,适逢李晟遣使恳请德宗驻军梁、汉一带,以谋划收复,德宗才决定留驻梁州。梁、汉之间的人们还处在刀耕火种、以采稆为生的时候。山南西道虽然有十五个郡,但税赋还不如中原的三个县。自从安史之乱后,此地常被山贼抢掠,人口也流散大半。等到行在六师驻扎此地,严震设法规劝课税、聚集财富,在不扰百姓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使税赋供应得以满足。

李晟率军收复长安,德宗准备返回京师,加授严震为检校尚书左仆射。随后,朝廷又升梁州为兴元府,任命严震为首任兴元尹,加赐予实封食邑二百户。严震入朝觐见德宗,德宗在南郊祭祀昊天上帝,严震与河中节度使浑瑊、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奉国军节度使骆元光、邠宁节度使韩游瑰、渭北节度使唐朝臣、奉诚军节度使康日知等大将陪同祭祀。

吐蕃再次入侵,相继进攻灵州、泾州等地,严震主动出击,于芳州击败吐蕃,又攻取黑水堡,焚毁吐蕃的军粮积储,朝廷加严震为检校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

严震病逝于任上,终年七十六岁,德宗为他辍朝三日,追赠太保,谥号“忠穆”,赐予助丧的布帛、米粟不等,等到严震的灵柩将要运抵长安,德宗令百官依次前往严震在长安的家中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