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甄雪:……就只许你生男孩儿是吧?

李瓒道:“军械只是小道,关要还是将校用命,愿意效死。”

楚王:“……”

好吧,你是内阁次辅,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众人说着话,而后为楚王接风洗尘。

在驿馆歇息的齐昆也被邀请至宴席之间,待用罢饭菜,大汉的几位大臣,共议整个北方边事的防御体系。

主要是贾珩在叙说整个防御体系的构建设想,其他人在听。

“首先是蓟镇至宣府两地的示警,保定以及山东方面的保障应援,京营不可能一遇警情,就派兵支援,那国帑靡费不知凡凡,需要边镇要解决一部分的兵马。”

“永宁侯所言甚是,京营兵马出动一趟,往往都是牵动国运的大战,边军自己也要应对寻常的战事。”齐昆点了点头说道。

贾珩道:“本侯班师回京之后,当回查边,要一地一镇地整饬,同时天津卫的水师要重建,先期,以水师对女真保持主动出击态势,使其朝夕不得安寝。”

他可能会驻节天津一段时间,筹建水师,同时整饬山东军务。

……

……

就在贾珩在北平府对北方边镇体系进行梳理和构建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金陵城——

正是仲春时节,暖风袭人,南国风光旖旎,王孙士子以及官宦小姐车马络绎,往来如织。

甄宅,后宅花园

庭院之中百花盛开,姹紫嫣红,香气浮动,而一只只蝴蝶往来其间,辛勤地采着花蜜。

一座青檐碧甍,朱红梁柱的八角凉亭中,光影斜照,澹黄色帷幔随风轻轻拂动,而湖面波光粼粼,柔波潋艳,周方种植的各式花卉,花朵大如玉盘,开得娇艳、烂漫。

而甄晴以及甄雪两人坐在朱红梁柱的凉亭中,正自晒着太阳,日光自窗扉斜照而来,暖意融融的气息伴随着花香芬芳萦绕弥漫。

甄家两姐妹早已显怀,白里透红的脸颊已开始有着孕后的丰润,此刻着宽松的衣裙,坐在软褥铺就的椅子上。

甄晴一袭丹红衣裙,一头秀郁青丝挽起美人髻,原本线条刻薄、冷艳的玉颜秀面上现着恬然之态,纤纤素手轻轻抚着隆起的小腹,神情惬意无比。

丽人毕竟不是头一次有孕,养胎经验倒也丰富,此刻感受着肚子中幼小生命的孕育,一颗芳心满是甜蜜和欣喜。

还有几许得意,她怀的可是那个混蛋的长子,他就看看那个混蛋还腻了她?

这辈子都别想甩开她们娘俩儿。

而甄雪则是身穿一袭水荷色衣裙,梳着一个秀美的高髻,额头明洁如玉,原本温婉、明丽的脸蛋儿,洋溢着甜美的笑意。

甄晴也不知想起什么,妩媚流波的美眸眨了眨,对着一旁的嬷嬷,吩咐说道:“来人,去找一份今日的邸报来。”

因为南北之间路途迢迢,音书隔绝,身在金陵城的甄晴和甄雪,尚未收到大汉在北方平安州大捷,奴酋授首的消息。

而南国士子的热切目光,则是齐齐投向幽燕之地,密切留意着这场汉虏之战的战事发展。

不仅是贾珩曾在南国击溃寇虏之患,还有这场关乎大汉的国运,可以说也是中枢威信的试金石。

这段时间,秦淮河畔的青楼楚馆,士子三五成群,已经开始一起议论着这场战事。

如果让女真人从容收服察哈尔蒙古,那么整个边关自山海关到嘉峪关,都会成为女真的势力范围,在绵延千里的长城中,每一段长城都能成为女真可以攻破入寇的点,那时候大汉北方边防形势会急剧恶化。

不久之后,贾珩先是在大同城外一战告捷,大胜女真精锐,而后谢再义又重创女真汉军两旗,江南无不沸腾。

当然,鉴于当初海门和崇明沙大捷,江南士人对永宁侯之能征善战并不少见多怪。

当然,也有不少人失望,比如沉邡,原本还指望贾珩一战大败,但闻听居庸关被破,心头又期待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甄晴与甄雪也早就知晓贾珩已经在北方初战告捷,宣府方面也取得了一场大胜,再之后居庸关被破,女真大举袭来。

甄晴笑了笑,说道:“这都四月份了,战事应该有着结果了,来人,去外面寻一份邸报过来。”

甄雪柔声道:“姐姐,孩子在你肚里踢的厉害不厉害?”

甄晴笑着抚了抚肚子,说道:“还好吧,这几天倒是不怎么闹腾。”

甄雪珠圆玉润的脸蛋儿上见着一抹羞意,低声道:“姐姐,这几天,肚子里的孩子踢我踢的厉害,听人说男孩儿可能闹腾一些。”

甄晴闻言,幽幽说道:“我怀淳儿的时候,也没踢的多厉害。”

甄雪:“……”

又不是说踢的厉害就是男孩儿,姐姐也真是的。

其实,她也想给子玉生一个男孩儿。

至于女儿,已经有一个了。

甄晴愈见艳丽、妩媚的脸蛋儿上,见着回忆之色,道:“话说,这离上次胜仗也有段日子了,这战事倒像是没了消息一样。”

前段时间,整个北方战局都在僵持,只有女真破了昌平县,犯下屠城兽行的消息传来,而金陵城中一片唾骂之声。

甄雪秀眉之下,晶然明眸现出一抹讶异,问道:“城里不是说,汉军在北平府与女真人已经对峙起来了。”

“有的说让那……永宁侯分兵相援的。”甄晴秀丽玉容上见着几许冷意,讥诮道:“他们懂得什么,宣大那边儿是京师的门户,女真精锐也在大同之外等候着,这怎么能行?不听打了几场胜仗的,还要听这些袖手空谈的书生的?”

甄雪点了点头,说道:“姐姐说的在理,按着子玉的性子,他心里肯定已经有着通盘谋划。”

甄晴低声道:“别人不了解他,咱们姐妹还不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