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姐妹杀害皇子,理应被诛,这是王政君最想见到的结果。然而,在定罪的当口,议郎耿育却跳出来,说万万不能杀赵飞燕。
王政君想杀的人,竟然有人敢跳出来喊刀下留人,真是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耿育的出现,似乎让刘欣看到了一线光芒,他不忍心让耿育就这样成为牺牲品。
耿育说,刘骜是神人,他杀害两个幼小的亲生儿子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刘骜的所作所为,常人根本无法理解。这位皇帝杀害自己的亲生骨肉是为大汉百年基业着想。如果他不这样做,皇帝死后,幼主登基,母亲必然擅政。皇帝杀害年幼的孩子,在年龄较大两人中选一个过继给自己,立为太子。这样,太子的生身母亲就不能擅政。刘骜做的事情不同凡响,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评价,应该用不同凡响的思维去评价。为了大汉基业,刘骜杀害亲生骨肉,此等牺牲精神,是万世楷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常人愚笨得紧,竟然说刘骜被赵氏姐妹迷惑,这大错特错;不是赵氏姐妹迷惑刘骜,而是刘骜将计就计,利用赵氏姐妹,杀害亲子;赵氏姐妹只是刘骜手中的工具,就如锄头是农夫锄草的工具。在拯救大汉基业的意义层次上,赵氏姐妹功不可没。赵飞燕已经被封为皇太后了,某些人竟然重算旧账,这既不明智,更不道德。如果此事流传出去,大汉威仪何存?
耿育会说话,刘欣会听话。耿育说完,刘欣立刻觉得谁都可以死,唯独赵飞燕不能死。他认为赵飞燕不能死,不是同意耿育的歪理邪说,而是突然发现赵飞燕是他母亲。他被过继给皇帝刘骜和皇后赵飞燕,赵飞燕就是他母亲,如果杀赵飞燕,就等于杀他母亲。弑母之名,刘欣这个孩子担当不起。
当年项羽欲杀刘邦的老爹,刘邦说项羽是他的结拜兄弟,项羽杀刘邦的老爹,就等于项羽杀了自己的老爹。项羽气吞山河,尚且不敢犯杀父之名,刘欣这只钻风箱的小老鼠更不敢。政治是一门艺术,讲求作伪功夫,王莽会作伪,赢得人人称赞。赵飞燕不能杀,不能冷落,应该将她高高供起,让世人都知道刘欣的孝心。
赵飞燕是一块好招牌,不能丢了。刘欣决定如供神一般供奉赵飞燕,向世人秀秀他的作伪功夫。刘欣供奉赵飞燕,也可以气气王政君。没有永远的朋友,刘欣就拉拢敌人的敌人,大家做朋友。刘欣供奉赵飞燕,傅昭仪同意,因为在她为刘欣争夺太子之位期间,赵飞燕曾为刘欣说过几句好话。
王政君放下手中的杂事,忙了一年,赵飞燕不但没死,反而被刘欣供奉在神龛上,真的很气人。刘欣供奉她的敌人,傅昭仪拉拢她的敌人,耿育帮助她的敌人,这三人都令她生气。耿育胡说八道,竟然骗得刘欣团团转,这不是刘欣被骗,而是他将计就计,借耿育的话为幌子,供奉赵飞燕。王政君突然发觉,胡说八道很管用,她需要好好利用侄子王莽的作伪功夫,狠狠地跟傅昭仪集团大斗一场。
一切都是为了面子
“伤口”哪有那么容易就好的?每当想到败在王政君手下,傅昭仪的失落感就更深一个层次。她被失落感深深困扰,也被自己的欲望左右得无法自拔。傅昭仪渴望满足她的欲望,这没有错,错在她生活在刘欣时代,错在她的对手是王政君。王政君并不可怕,而是她的地位可怕。王政君是一只高高飞在天空的凤凰,傅昭仪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她。
因为酒宴的插曲,傅昭仪大发脾气。她发脾气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她自卑。受人折辱后,傅昭仪痛定思痛,想要把“定陶”这个地方标签换为“长安”这个国家标签。标签是虚名,欲望作祟,这个虚名对傅昭仪有特殊的意义。为了与王政君平起平坐,凡是她所拥有的,傅昭仪一定想方设法得到。
刘欣很爱生祖母,凡是生祖母强行要求的,他绝不拒绝。傅昭仪想当中央太皇太后,刘欣就找三公开会。王莽不是大司马了,刘欣可以堂堂正正地开一个为私利的四人会议,不像上次开三人的畸形会议。
尽管王莽不会在会议上出现,可是刘欣依然惧怕开会。因为丞相孔光偏向王政君,大司马师丹偏向王莽,大司空何武头脑有点不正常。刘欣知道,想做事,需要先探探底。刘欣招来傅氏家族中声望最隆的傅喜,想听听傅喜的意思。
傅氏集团是一个畸形的集团,傅昭仪一心撑持傅氏集团的天空,最有声望、最有能力的傅喜却总抬杠。傅昭仪想往东,傅喜却说西方好;傅昭仪想推翻王氏集团,傅喜却说任其自然。明显是想跟其对着干。
然而,总喜欢抬杠的傅喜却不是一个死心塌地的骨干分子,并不可靠。傅氏集团没有大人物,只能暂用傅喜装饰一下门面。为了装饰好门面,傅昭仪安排傅喜为特进。特进是候补大司马,如果傅喜醒悟,马上提升为大司马;如果执迷不悟,一脚踢出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