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万事俱备

就这样,荆轲成为了燕国的上卿,但他的上卿之位不过是个虚名。能够享受几天,谁也难以预料。既然不知道明夕何夕,荆轲遂山吞海吃,享受各种珠宝美女、山珍海味。太子丹既然有求于荆轲,自然是毫不吝啬地去满足他。

几个月下来,天下的局势又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秦国王翦已经把赵国置于秦国的囊中,连赵王也成了秦国的阶下囚,眼看秦国大军就要兵临燕国。太子丹心中的恐惧、忧郁、愤慨等情绪逐渐显露出来。可是荆轲这时候却只知道享受,一点也没有动身刺秦的意思。

太子丹终于忍受不了这种折磨,遂来到荆轲府上,说及当前燕国危急,即使自己想要长久地侍奉荆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荆轲自然明白,太子丹是要自己出马了,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即使太子丹不说,荆轲也会前去请命的。只是荆轲担心他没有任何信物,很难接近秦王。

而燕国能够为秦王动心的东西,其实只有三件。一件是秦国败将樊於期的头颅,一件是燕国太子丹的首级,还有一件自然是燕国的土地。太子丹的头颅自然不能进献给秦王,因为他是燕国复兴的希望所在。只要集齐了剩下的两件东西,荆轲便可以轻易地接近秦王。

只是,太子丹担心,燕国的土地,大可以用一幅地图去代替,可是樊於期的头颅却是自己无论如何也难以夺取的。一来樊於期对燕国而言,如同秦国的白起、赵国的廉颇,杀了他燕国抗衡秦国的资本便会更少了;二来樊於期是走投无路才来燕国投奔自己,将其杀之实在不忍心。

既然太子丹不同意这么做,荆轲只能私下里去找樊於期了。也许太子丹只是不便于亲自出马,如果是荆轲出手,那他就不会背负恶名了。重新找回了自信的荆轲,言辞之间头头是道,他对樊於期说:“秦王对您实在是狠毒之极,胜败乃兵家常事,他却连您的父母和同族都不放过。现在又听说秦王悬赏千两黄金和万户封邑来求您的头颅,燕国的灭亡就在旦夕之间,您可有什么准备可以免除灾祸呢?”

樊於期一听,顿时悲从中来,泪流满面地说道:“每次想到这件事情,便对秦王恨入入骨,只是我的能力有限,秦国又太过强大,想要报仇也是有心无力。”这时候荆轲便趁机建议,只要得到樊於期的首级献给秦王,秦王高兴之下必定会接见他,这样他便能够趁机杀了秦王。如此,燕国的危局可以化解,樊於期的大仇也可以得报,可谓一举两得。

樊於期听后,赤膊取长剑在手说:“我朝思暮想要报这切齿之恨,今日幸得指教!”于是自刎身亡。当那片殷红在荆轲的眼前洒落之时,不知道荆轲作何感想。也许荆轲耳中所回响的,只有樊於期最后的声音:族人被杀之仇,叫自己痛彻心扉、肝肠寸断,能够得到荆轲的指引,不管能不能成功,这颗头颅都值得献出来,以实现其价值。

也许太子丹当时是矛盾的,为了报家仇国恨,樊於期只能牺牲;而如此一来,燕国便少了一个能够和秦军抗衡的将领,也不知道是福是祸。得失之间,胜败无常,为今之计只能鼓舞荆轲的士气,让他一击必中了。得知樊於期自刎后,太子丹到了樊於期府上立马趴在樊於期身上失声痛哭,仿佛是在告诉荆轲,此去刺秦,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事已至此,太子丹命人收好了樊於期的头颅,用匣子封存起来,交给了荆轲。同时将一柄锋利的匕首给荆轲,这柄匕首是从徐夫人那里花费了100金得到的。太子丹唯恐秦王不死,还命工匠用毒药水淬炼匕首。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太子丹还找了一位或者自愿、或者强迫,或者是一般人、或者是刑徒的人,试验了一下匕首的威力。那个人身上只是受了一点伤,便死去了。

万事俱备,荆轲遂收拾行装。

不过荆轲却还是不想走,因为他觉得自己还差一股东风。一个人去秦国的风险太大了,而且一路上连个相陪的人都没有,不管是去刺秦还是刺秦之后的黄泉路上。于是,太子丹遂给荆轲找到了秦武阳。

秦武阳是燕国的勇士,其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据说他13岁便手起刀落斩杀了一人,别人都不敢和他的眼神相对。秦武阳便成了荆轲的助手,只是荆轲内心似乎并不